“十二五”大宗固废利用有瓶颈更有前景
2012年10月25日 11:19 3571次浏览 来源: 中国工业报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9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旨在推动废钢铁资源综合利用,推进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公告明确表明,各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对废钢铁加工建设项目进行投资核准管理、信贷融资、安全监管等工作中应以此准入条件为依据。
在之前的8月份,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住建部、商务部和中科院等国务院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废物资源化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废有色金属、机电产品再制造、电子废弃物、废旧高分子材料等再生资源、工业固废、垃圾和污泥等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在废物资源化领域科技发展应取得的重大突破和预期重大标志性成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并将是“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支撑计划、863)立项的重要依据。
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表明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已在产业层面得以深入推进,这是对固废利用“十二五”规划的积极回应。
确立十大重点工程 可吸引千亿投资
根据工信部制定发布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到2015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到16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50%。由此,“十二五”期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总产值也将从1万多亿元提高到2万多亿元。到2015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年产值将达5000亿元。在“十二五”期间,将构建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为关键节点,建设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基地,从而构建新型循环经济。《规划》的制定不仅能给拟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的城市和园区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将使工业固废利用的主体园区和企业在发展中获得较大的政府扶持。
一份来自于赛迪投资顾问循环经济政策性融资研究报告的资料表明,截至“十一五”末,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到11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40%,从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超过1.5万家,产值达到3000亿元。尽管达到一定规模,但到2010年底,我国主要金属矿产资源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为了加快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效率,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入手,结合各种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堆存、综合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确定了十大重点工程,共需社会总投资1000亿元,预计实现年产值1445亿元,年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4.12亿吨。
我国工业门类繁多,大宗工业固废来源广泛,且各种固废处理利用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需针对重点领域开展规模化利用。《规划》中的十大重点工程包括了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及赤泥六类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尾矿产生量、堆存量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需大力推进。因此,重点工程中确定涉及尾矿综合利用的有四个。钢渣、有色冶炼渣、氰化渣是产生量大又难以利用的冶炼渣,通过钢渣综合利用重点工程,促进钢渣深度利用,实现钢渣“零排放”;有色冶炼渣综合利用工程重点提取有色冶炼渣中有价元素,实现有色冶炼渣的梯级、清洁、整体利用;氰化渣重点工程旨在实现氰化渣的无害化深度综合利用。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重点工程着重解决磷石膏综合利用的难题。赤泥是我国目前最难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赤泥综合利用重点工程目的是要解决赤泥综合利用的瓶颈问题。粉煤灰综合利用工程重点针对高铝粉煤灰以及普通粉煤灰的高附加值利用。由于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基本成熟,利用率相对较高,故在重点工程中没有安排煤矸石综合利用重点工程。
加大集聚效应 构建科学化产业链
赛迪顾问分析师申燕介绍说,从我国目前工业发展进程来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工业化产生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上,如何更加高效地提高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水平,构建科学化产业链是发展循环经济和保证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所在。
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构建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为关键节点、以高效利用为核心、具有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新模式。
为了进一步完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十二五”期间将构建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为关键节点、以高效利用为核心、具有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新模式,通过机制创新,建设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基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及其关联产业立体化链接为纽带,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和扶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专业化、现代化企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集群。
以示范基地建设提升核心研发能力
“目前,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尚存在许多技术瓶颈,尤其缺乏大规模、高附加值利用且具有带动效应的重大技术和装备,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不够。”申燕说,经过调研发现多数企业研发能力较弱,技术装备落后,缺少研发投入的积极性。现有技术装备水平不能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制约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申燕建议,在示范基地申报过程中,明确要求基地要推进技术进步。因此各试点地区应结合本地区工业固体废物特点,加强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开发产品附加值高、固体废物利用量大的技术,努力在试点地区示范和应用一类或多类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突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瓶颈制约。各试点地区应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装备水平,加强国外先进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重点提升国产装备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加快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示范,提升试点地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整体技术水平。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加大对大宗工业固废研发投入,提升技术的核心能力。
园区及企业应积极争取政府扶持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构建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为关键节点、以高效利用为核心、具有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新模式。目前国内从事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主体主要是产生这些废弃物的企业,例如钢铁、冶金厂及煤矿,其处理利用资金多由企业自筹,且综合利用开发出的产品基本上由企业内部消化。这种现状或很难适应工业固废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快构建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效率是目前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规划》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税收优惠目录,重点支持大宗、高附加值综合利用产品,同时推动建立用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专项资金,并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循环经济专项、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现有资金渠道对技术研发予以支持。这将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园区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支持和帮助。“目前,很多工业固废处理的项目已经计划开展,但迫于资金的压力未能如期竣工和投入使用,这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这一现象同时体现在工业固废处理的各个领域中,因此鼓励政策的方向确定后,企业需结合自身情况积极争取获得政府资助,从而更快更高效地开展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申燕说。
业内人士也建议指出,在进行大宗工业固废示范基地申请时,拟申报地区需结合本地区工业固废利用工作的特色优势、发展目标、产业规划、经济示范效应、社会示范效应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形成一批示范性强、有特色、工作思路清晰、有重点的典型企业,获得政府重视并加大支持力度、完善保障体系,在政策的扶持下积极投入到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提高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从而构建具备特色循环经济的产业新模式,优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