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钢冰河期战略
2012年10月19日 13:36 1873次浏览 来源: 财经国家新闻网 分类: 贵金属及钢铁资讯
沈文荣或许可以松口气了。
在今年上半年,全国钢铁冶炼及加工行业的利润下降73.2%、利润率不足1%的情况下,全国第二大钢铁企业——沙钢集团,却依然保持盈利。而同期,鞍钢巨亏21亿元,就连技术最先进的宝钢也出现了季度亏损。
作为沙钢集团的董事长,沈文荣总结:“钢铁需求将迟迟不能复苏,企业必须以更敏锐的嗅觉与行动在冰原上寻找食物,以更顺畅的内部机制节约能量,渡过严冬。”
沙钢“冬储”
2003年以来,钢铁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建设却刚刚开始升温,大部分钢铁企业还沉醉在丰厚的利润中,沈文荣即做出了“尽管行情看好,但市场机遇稍纵即逝,冬天迟早会来临”的判断。
2005年,沈文荣为自己能在“寒冬”到来前迅速积累“能量”做出了关键性的决策——将原本计划用于生产热轧板的650万吨产能迅速转产,在原有板材生产线旁边,又建起了一条长材轧制生产线,大幅提高了普通建材盘条和螺纹钢的产量。
此举不仅使沙钢年产量突破了千万吨大关,进入大型钢铁企业的行列,还在市场定位上区别于宝钢生产高端产品的定位,形成了独占苏南,抢占闽、浙优质建筑用钢的市场战略格局。
沙钢集团副总经理蒋建平介绍,最好时期,沙钢仅凭普通螺纹钢一吨就可净赚千元以上,利润甚至超过了冷轧薄板。2010年,沙钢实现销售收入1786亿元、利税1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75%。
凭借建筑用钢,沙钢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并将产能一跃扩至3000万吨,并先后兼并了淮钢、永钢等一批国有和民营企业,成为仅次于宝钢的中国第二大钢铁企业。
从2011年开始,随着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效果的显现,建筑钢材的需求开始逐渐萎缩。进入2012年,市场需求和价格如高台跳水,价格从接近5000元/吨跌至3500元/吨。沙钢库存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增加,不仅有盘条、螺纹钢,就连热扎卷板也出现了少量积压。
沙钢利用2011年9月间市场调整期,在价格大跌之前,采取了集中促销的方法,将库存做了一次较为彻底的清理,还果断降低了几座高炉的生产能力,从而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沙钢集团华盛高炉厂副厂长邱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即使对最先进的5800立方米的高炉,目前也采取了较为保守的产量,日产铁水控制在13000吨左右,高炉利用率仅维持在1.8~1.9之间,远低于同类高炉2.5的技术标准。
对于建筑用普通钢材,沙钢也采取了减产措施,把更多的精力投向线材的生产。其中,仅沙钢对于焊丝钢技术难点的攻克,就为公司带来了近2亿元的经济增长点。
此后,沙钢采取了更加灵活多变的价格和市场策略。充分利用沙钢低成本的优势,对同类产品的价格波动采取了就低不就高的策略。
胡建平介绍,以现货直径14mm的HRB335螺纹钢出厂价格为例,9月初开始的一轮价格反弹中,在宝钢、鞍钢纷纷迫不及待抬高出厂价格的时候,沙钢居然按兵不动长达21天,将8月中旬3680元/吨的价格维持到9月21日,之后,就在期盘继续震荡上涨的情况下,反而将价格每吨下挫了130元,借以拉开与同类产品的价格差距。
在确保苏南、闽、浙传统市场不丢的基础上,沙钢把市场扩大至苏北、广东以及东南亚市场。
期货市场获利
为了应对“寒冬”的侵袭,沙钢不仅在生产、销售方面采取了积极调整、主动出击的策略,而且在新兴的金融期货市场中尝试,力求抓住每一个规避风险、获取利益的机会。
2012年9月20日,这是一个钢材市场风云突变的日子。
“已经上涨多日的钢材行情突然掉头下行,期货螺纹钢1301合约击穿3500元/吨。只此一项,沙钢套期保值操作,每吨就净赚100多元。”说起这些,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编汪建华难掩兴奋。
在当下需求萎靡、价格动荡的钢材市场,套期保值是一项减低钢铁企业生产风险的重要工具。钢价上涨时,企业现货市场盈利。钢价下跌时,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市场反向操作,规避风险。
然而,由于行业管理者和大部分钢铁企业对于期货知识的匮乏以及对市场操作风险的担心,对于钢材期货和套期保值的操作一向持谨慎态度。宝钢董事会甚至曾下发文件,对于套期保值业务不予鼓励。
“失去了金融避险工具的国有钢铁企业,在如今萎靡动荡的市场上犹如独脚走路,难以规避价格的坑坑洼洼。”汪建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同样身处“寒冬”中的沙钢,通过套期保值业务的开展,仅2012年上半年,就为其规避了近亿元的价格风险。
沙钢集团董事长助理张历坦言,沙钢作为民营企业,向来很少获得国有大型企业优惠政策。在“寒冬”中,宝钢可以获得国家几百亿元的技改资金,鞍钢可以在半年亏损21亿元的情况下依然获得贷款,武钢可以随意变更折旧计提,河北钢铁能够得到政府转让、划拨的50亿吨矿石储量,而作为民营企业的沙钢却只能靠自己。
“唯一练就的本事,就是利用自己敏锐的嗅觉和行动,在‘寒冬’中寻找市场”。
成本“双刃剑”
沙钢在生产效率和运行成本方面有着令同行侧目的好成绩。2011年沙钢人均钢产量达到2300吨以上,几乎是部分国有钢企的5倍;沙钢吨钢到轧制成材成本只有一般企业的1/2到2/3;其吨钢三费成本(财务费用、税费支出、人力成本费用)不足一些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六成。
“除了沙钢先进的技术设备外,严格的管理和成本控制一度成为沙钢制胜的法宝。”蒋建平介绍说,为了实现严格管理,并将成本控制落在实处,沙钢实施了近似于苛刻的考核制度。
除岗位绩效、考勤外,沙钢还将岗位的卫生、职工的精神面貌甚至个人卫生列入了考核范围。每项考核不合格会被扣除当月3~10分的绩效,每分约合10元。如果职工或干部考核扣分超过10分,将扣除当月奖金一半,如果超过20分,当月奖金将被取消。而按照沙钢基本工资与奖金1:5的平均设置比例,这就意味着收入的巨大损失。不仅如此,还实施了考核摊派,连坐考核的制度。
然而,严格考核也是一把双刃剑,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严重伤害了职工对企业的感情,影响了企业的凝聚力与人才储备。
“在这里,管理就是罚款,一天平均工作10个小时,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员工们抱怨。
在有关沙钢的网络留言中,一些职工将沙钢比作“炼狱”,也有员工劝诫大学生,不要选择沙钢。
对此,我的钢铁网原管理咨询中心总经理刘建兆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他们曾经对沙钢的管理情况和员工的不满意见做过调查,反映的情况与网上的留言基本一致。
沙钢集团副总经理蒋建平也对记者坦言,尽管沙钢的考核以严格号称,但是缺乏更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考核更偏重于节约用材、考勤纪律和“5S”等表象管理,经常只是看到了就严格管理,看不到就疏于监督。尤其在基层,制度管人的模式还没有完全推行起来,人管人的模式还大量存在。
经常有职工把沙钢的考核戏称为‘卫生大检查’或是‘罚款式管理’, 其中缺陷公司领导心知肚明。尤其在面对目前的产业寒冬之时,生产效益难以提高的情况下,面对职工们本来就已经捉襟见肘的效益奖金,再沿袭过去粗陋、简单的罚款管理方式将难以调动职工共渡难关的积极性。
为此,沙钢开始引入科学化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并将员工的工资待遇提高了近30%,并制定5年工资倍增计划。同时,沙钢还在努力推进对中层干部、技术骨干和优秀员工的股权激励措施。“要让对沙钢有贡献、勤奋工作、勇于创新的人富裕起来。”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