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稀土成为第二双一次性筷子
2012年10月16日 8:55 4241次浏览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分类: 稀土
记者近日调研发现,为了躲避国家的监管和严查,一些前期被关停的稀土企业开始纷纷转移,并在宁夏、甘肃、山东、河北、浙江、河南、广东等地巧立名目后“死灰复燃”,继续进行违法生产,且产量大得惊人。令人担忧的是,国家稀土整治中的指令性计划、稀土专用发票等监管政策几乎“形同虚设”。
这实在可悲。“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是邓小平在1992年说的一句话。然而,比石油还珍贵的稀土,却未能为中国换来可观的财富。倒是日本、美国等稀土资源使用大国,通过购买中国的廉价稀土,建立起“深藏不露”的战略储备。有消息称,日本存于海底的稀土至少可供其使用20年。还有一种说法,日本储存的稀土资源甚至已够用四五十年。而面对人家的精明,直到今天,我们却还在如此地糟蹋资源。
实际上,早有媒体指出,30年后,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产地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可能将无矿可采;而一直依靠进口中国稀土发展电子工业的日本,到时却坐拥充足的稀土资源。中国到时也许要花比现在高数百倍的价钱,从国外进口稀土!
而我们不乏这样的前车之鉴。比如一次性筷子,上世纪80年代,北海道和奈良是日本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基地,当时一双筷子的价格是20日元。不久,取而代之中国的产品,而价格仅为1至2日元。日本一次性筷子生产商的数量也从70多家下降到8家。于是,日本人既保护了自己的森林,却又有大量廉价的筷子供自己使用。
现在,日本每年国内消费250亿双一次性筷子,其中90%是从中国进口。我们成了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然而,荒唐的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却不到14%,仅列世界各国第121位,调查显示,全国林木年采伐量的10.5%用于筷子生产,而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4000双筷子。
当然,于稀土,我们还称得上是资源大国,但据数据,中国稀土储量也只占到世界36%,而产量却占世界的97%,这显然极不成比例;而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的稀土储量虽然分别占世界的13%、19%和3.6%,但其产量却均为零。
这种超能力的开采,为人家提供了廉价的资源,却让自己付出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比如森林的狂砍滥伐,已让我们饱尝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频仍、荒漠化加剧之苦。而过去20多年对稀土资源的疯狂开采,更有可能是“现世报”,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广东省兴宁市宁中镇邹陶村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山村,但在开采稀土多年后,当地出现严重的水源污染,农田被废弃,常住人口由700人锐减到100人。
其实,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绝对量再多的资源,一人均,就没有一样不贫乏。比如事关国计民生的耕地,保有量人均仅1.4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农户平均耕地仅7.3亩,只相当于美国的1/400,日本的1/10。显然,保护资源,不仅事关每一个国人的切身利益,还攸关子孙万代。也因此,当我们终于对稀土实行国家监管,却不料居然形同虚设,实在令人震惊,无疑,面对我国稀土产业安全受到的严重威胁,有关监管部门,尤其应该警醒,更应有所作为。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