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例铀矿探矿权流转完成 铀资源开发市场化迈步
2012年10月10日 9:37 4149次浏览 来源: 中国能源报 分类: 稀土
日前,中广核铀业新疆公司萨瓦甫齐铀矿正式获得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中广核集团消息显示,萨瓦甫齐铀矿探矿权的成功流转,是国内铀矿探矿权流转的首例。而且在进行萨瓦甫齐铀矿探矿权流转工作中,中广核铀业先后完成了该矿探矿权的转让审批、储量评审、探矿权评估和价款处置等工作。
业内消息称,该探矿权的成功流转,对进一步推动国内铀资源开发的市场化运作、繁荣国内铀资源勘查市场有着积极意义。
萨瓦甫齐铀矿床位于塔里木地台与天山造山带接合部位的库尔干山间盆地内,铀矿化以砂岩型为主,主要产铀层位为中下侏罗统克拉苏群铁米尔苏组的II-4、II-5铀矿化层,铀成矿作用严格受岩性-岩相、层间氧化带发育程度、后生氧化淋滤及构造运动等因素控制。相关研究认为,该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市场化是必然趋势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铀矿是国家战略性矿产,有保密性管理规定,目前铀矿探矿权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主要由国家进行投资,属于战略性矿产勘查。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核电站的发展规模壮大,国内天然铀的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国内核电发展的速度,国内铀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已成为必然。
据了解,国土资源部、原国防科工委于2008年3月出台了《关于加强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发展新思路,其中包括支持各类地质勘查队伍积极开展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允许社会资本投入铀矿勘查、开发领域,享受勘查、开采权益,允许在规定范围内实行矿业权的有偿使用和流转等。
“上述《意见》明确了国内铀资源开发‘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及‘有序、可控、有限、放开’的矿权流转原则,为国内铀矿探矿权流转提供政策支持。”业内人士表示。
此外,2010年初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探矿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就矿业权二级市场(转让市场),特别是探矿权转让市场做了明确规定,其中包括探矿权准入、探矿权转让变更以及探矿权新立延续审批管理等。
“矿业权(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对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资多元化,维护国家和矿业权人的经济利益,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有重要作用。”一位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由于矿产勘查具有高风险性,探矿权具有高成长性,探矿权转让市场近年来在矿业权市场中较热。”
业内人士称,铀矿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对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完善铀矿矿业权市场,积极发挥政府的职能,加强铀矿评价勘查开发利用及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以促进我国铀矿矿业权市场合理有序健康地发展。
政策先行投入加大
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地矿总工程师张金带今年6月在中国工程院举办的“中国核能发展的再研讨”主题论坛上表示,我国铀资源储量潜力比较大,但是勘察程度总体较低,需要加大投入。此外,由于铀与油气、煤炭等矿产在沉积盆地叠置产出,而矿业权大部分被油气、煤炭占有,矿业权的排他性规定造成目前相当一部分铀矿无法正常勘探和开发。铀矿矿业权得不到有效保障,有资源“无权找矿”、探明的资源“无权开采”现象较为严重。
记者注意到,上述提及的《意见》中曾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和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有计划地放开铀矿地质勘查市场,逐步形成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铀矿资源区域性远景调查和潜力评价等地质调查工作,重点加强重要成矿区带的铀矿地质勘查。
作为国家的战略性矿产,国家层面的投入,对铀矿的勘探开发至关重要。
据悉,于2006年试运行的中央地勘基金,伴随2011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印发《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办法》、《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权益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而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铀矿的勘探开发,中央地勘基金的作用在于加大国家对铀矿资源勘查的投入,逐步形成多元投入的铀矿勘查开发新格局,加快铀矿勘查成果转化,从而缓解日益凸显的供需矛盾。而且,中央地勘基金也发挥化解勘查风险和政策调控作用。
信息显示,国土资源部与中广核集团于去年6月签署《铀资源勘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采取配比资金等方式合作开展铀矿风险勘查,达到相应的工作程度后,地勘基金按照规定程序退出并进行成果处置。而中广核将接手推进后续勘查开发,最大限度满足核电发展的铀资源供应需求。
此外,就无权找矿和无权开矿问题,张金带曾在上述论坛上建议,尽快完善有关矿业权法规,制定相关政策,建立矿业权协调机制,按照资源利用最优化原则,合理确定铀矿与共生条件下油气、煤(煤层气)等相关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秩序。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