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电池大王”王自新

2012年09月26日 15:37 27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他叫王自新,今年44岁,绰号“废电池大王”。在1999年,他就拥有了百万身家;2001年,他曾在保定易县投资500万建厂。他认定人们经常随手丢弃的废电池里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而且废电池回收产业利国利民。可政策的变化以及提炼技术的不够完善,让他一次次在刚看到希望的时候受挫,从百万家产到一家老小靠妻子每月1000多元工资生活,他最大的“收获”是堆在仓库里的300万个废电池,13年的起起落落,他与电池的缘分却越系越紧密,追求建立完善的废旧电池回收体系的梦想从未改变。
  医生转行下海
  “我现在的身份很难界定,也挺尴尬,我更愿意称自己为社会责任企业家。”王自新的开场白让人心生敬意。
  王自新是北京人,妻子是保定易县人,他的故事要从1990年说起。那时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年仅23岁的王自新辞去了外科医生的职业,选择下海经商。1999年,他通过建材生意挣到了百万家产。
  偶然的一天,王自新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行文字:“全国废旧干电池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敏锐的他立刻觉得,这里面可以做点儿什么。打那儿开始,“废旧干电池”这五个字儿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经过半年调研,他发现,废旧电池处理要走产业化道路,只有建立从宣传、回收、处理到产业政策支持等完整的产业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凭着敏锐的商业头脑,他还嗅到了巨大商机。
  他成立了废电池回收中心,开通了回收热线,还组织了回收宣传服务队。各大媒体对他争相报道,将他誉为“全国废电池回收第一人”,他甚至还被当时的国家经贸委邀请参与了《全国废电池管理办法》的修订。
  河北建厂 “触碰”环保红线
  回收废电池的目的就是让其“再生”。王自新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产业链。在确定了北京科技大学作为技术方后,2001年,他筹资500多万元,在河北易县筹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废旧电池再生处理厂。
  开始的一切都很顺利,厂房都已建好了,但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技术方提出废电池再生处理工艺中会产生31%的废水排放,这意味着当地的河流可能会受到危害。媒体的报道引起了巨大轰动,全国批判的声音纷至沓来。因可能造成污染,河北环保部门迟迟不批。
  王自新不想放弃,他想通过技术上的改进来得到环保部门的批文。然而,2002年7月,权威专家刊文指出,废电池在外壳保护和大量垃圾的稀释下,随生活垃圾填埋不会造成污染。集中回收后处理不善反而容易造成局部地区的汞污染。这篇文章还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允许财政对利用废电池的企业进行补贴,只能坚持企业自愿的原则。”
  打击接二连三,200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了《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电池制造企业逐步降低电池汞含量,到2005年1月1日,所生产的电池必须达到无汞标准。政策不再鼓励废旧一次性干电池的回收。
  百万富翁变成穷光蛋
  王自新意识到,自己的项目被判了“死刑”。终于,河北环保部门决定让这个废电池处理厂下马。一节废电池都没处理过的“全国第一家废电池处理厂”就这样关门了。易县成了王自新的伤心之地,自己此前的积蓄不仅花费殆尽,还欠了不少当地亲朋好友的债。此时的王自新,已从百万富翁变成穷光蛋。
  总结河北易县创业的教训,王自新认识到原来的“湿法电解”技术存在二次污染是失败的关键因素,于是他尝试“自造血”。
  2006年5月,王自新亲手设计安装的我国第一台DH废电池真空处理炉样机正式出炉。
  “当时准备做完实验马上找专家论证,央视也答应拍片子,可结果因为没钱交电费,致使场地出租房突然断电,导致设备一下被氧化了。”说到这,王自新痛心疾首。
  再次“启动”瞄准京都
  无奈之下,王自新决定一边回收旧电池一边寻找出路。此时的他已意识到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已不能按照商业模式运作,必须要从社会公益的角度出发。
  2008年,王自新得到了中华环保基金会资助的17万元,用于在京建立可存放2000吨的干电池仓库和系列宣传回收活动。
  “我国目前废电池回收率不足2%,每年丢掉的废电池排列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2周半。电池的污染不是一节造成的,而是集中后没有有效的处理,如随生活垃圾进入未达到安全防渗条件的填埋场而未加处理,在垃圾的生化条件下可能造成壳体破裂,从而造成锌、锰等金属集中通过垃圾渗滤液等方式进入水体,从而通过食物链进入生态链。”王自新在解释有关废旧电池污染问题的同时还特别向记者强调,居民家中最好少量存放电池,建议放在塑料袋中,不要扎紧扣,放置通风、防晒、防潮的地方。废旧电池不要随手丢弃,最好能放置到具备专业存放条件的废电池回收箱中。
  王自新最近格外地忙,因为他决定再次“启动”,在丰台区内的一个生活垃圾循环产业园内建一个废旧电池处理厂。建成后,预计能处理掉北京电池年消耗量的30%。王自新主要做的是废电池回收、分类、整理工作,不让电池发生泄漏。在废旧电池处理厂建造完毕后,王自新设计的标准流程是:废电池回收,进入分拣车间,放进专业存放箱,利用他设计的回收处理器进行分解处理,将废电池中的锌、锰等提炼出来。
  为此,王自新和他的志愿团队在北京开展了寻找身边废电池回收筒的活动,并采用公益认购的方式,推广新的电池回收筒。
  王自新对未来路上的坎坷有着充分认识,他表示不会停下脚步,他一定能为治理废电池污染奉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