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稀土加入行业停产潮 私矿影响价格
2012年08月17日 8:51 4228次浏览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分类: 稀土
似乎一夜之间,包头的稀土企业都安静了下来。
记者日前获悉,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结束的第二天(8月13日),一些稀土厂家被要求停产。包钢稀土甚至召开专门会议,号召旗下子公司停产。
关于停产的原因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工信部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指标用完,也有说是因为目前稀土市场疲软。事实上,去年10月,包钢稀土就曾宣布停产一个月,当时的原因是稀土价格一蹶不振。近期,稀土价格再次陷入低位徘徊,江西、内蒙古、广东等多地已经出现了企业停产现象。
包钢稀土权威人士告诉记者称,企业停产的原因并非指令性计划指标用完那么简单。对于停产要持续一个月的说法,该人士并未否认。
包钢稀土暂时停产
“包钢稀土附近的稀土厂全部停产,我们是上周六晚上9点开始限时半小时内停产的。”包头当地某企业人士向 记者透露,目前,当地外围山沟里的小厂也已陆续停掉。
8月13日,也就是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结束的第二天,包头当地的一些稀土厂家被要求紧急停产。
到昨日(8月16日),停产的消息进一步蔓延,并得到了包钢稀土方面的进一步确认。据了解,包钢稀土甚至召开专门会议,号召旗下子公司停产。
“整个高科系的企业都停产了,也包括尾矿坝周围的企业,说是达到了工信部的指令性计划指标的企业全部停产。”一位当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去年10月,包钢稀土就曾宣布停产一个月,当时的原因是稀土价格一蹶不振。目前,国内外稀土市场需求再现疲软,此次停产是否与此有关?
包钢稀土权威人士则告诉记者称,企业停产的事情很复杂,并非指令性计划指标用完那么简单。对于停产要持续一个月的说法,该人士并未否认。
值得一提的是,正规企业的悉数停产,将让当地很多私矿企业主心生胆怯。
据悉,在包头乃至整个内蒙古,存在着稀土私挖滥采、黑市交易等情况,导致私矿大量横行于市场。上述当地企业人士称,去年稀土价格暴涨时,游离在外的私矿至少有7万吨的氧化物,远超国家规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
打击私矿力度加大
在上述知情人士看来,包钢稀土及子公司停产,存活于政策之外的私矿空间变得异常狭小。
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此前对记者表示,包钢稀土不仅有环保压力,也面临着外来私矿的冲击。“非法开采和生产对我们这些合法(企业)的冲击非常大,我们强烈呼吁把这些(非法企业)打下去。”
在日前举行的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表示,去年以来,工信部、国土部、环境部、海关总署等开展了稀土生产、环保、走私专项整治活动,查出违法开采600余起,查获稀土走私案件10余起,“稀土行业长期存在的乱采乱挖,无计划、超计划生产、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走私犯罪现象得到初步遏制”。
就在前几日,内蒙古刚查处了一批私矿。“以前拉过来的至少都是精矿,现在拉来的私矿,上面都是一层煤,最底下才是稀土。”上述企业人士称。
记者采访了解,目前很多私矿的来源已不再是原来的石头 (含稀土)。“从尾矿泥里提取,已成为私矿的主要来源。因为稀土市场没法保持原来的高利润,搞原矿的运行空间不大了。”包头当地企业高层向记者透露。
“现在根本拿不到货,整个内蒙古对这块卡得非常严。”上述企业人士称,当地的私矿比去年少很多,已经不再占据市场的主流。
张忠也向记者确认,由于内蒙古政策比较严格,一些厂商已转移到别处了。
价格涨跌存分歧
实际上,在包头乃至国内,正是那些游离于稀土“正规军”之外的小企业、小作坊,恰恰成为监管的真空,不仅对环境造成诸多污染和破坏,也搅乱了稀土的价格。
苏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底,国内稀土镧、铈、钴等轻稀土元素和相关产品的价格,比年初平均提高3倍以上;铬、釉等重稀土元素价格比年初平均高5倍左右。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市场需求减少,今年以来市场产品价格出现回落,但今年主要市场价格仍比去年高两倍左右。
上述企业人士分析,现在稀土价格关键看私矿的控制,“现在的价格问题,一个是看来自哪方的报价,另一个是报价后的成交”。他以深圳盖板的抛光粉价格为例进行测算,目前每吨卖到15万元比较正常,如果拿私矿,带票的吨价不到7.5万元,成本不过9万元;而如果按市场上的原料价格 (包钢稀土国贸公司),原料在吨价9万元左右,算上加工环节的各种费用和厂商费用,成本则在12万元左右。
“随着私矿的大幅减少,稀土的供应也将大大减少,下一步稀土价格肯定还会上涨。”该人士说,现在稀土价格虽然还没有涨上去,但低价位产品已经开始惜售了。
不过,对于稀土价格下一步走势,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在上述论坛期间,稀土协会副秘书长陈占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从需求方面来看,目前全球经济未能看到明显好转,如果下半年美国稀土产量增长较快,国内稀土价格可能会继续下降。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