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色集团4年资产翻近六倍 成海外收购样本
2009年09月11日 8:36 6468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锡 作者: 柯志雄
垂直平衡术
海外资源库日益丰满之后,中色集团发现“墙外开花墙内香”,国内的橄榄枝也纷纷递到自己的眼前。
中色集团控股的中色股份总经理王宏前坦承,找上门寻求合作者络绎不绝。但如何控制扩张适度,以避免陷入泥潭?
据了解,2006年中色集团将总资产扩张到10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却激增4倍至20%。2007年,总资产规模翻番,中色集团净资产收益率略微下调至16%。2008年总资产规模保守增至270亿元。
赢利水平上升则下一年度资产规模增长放松、赢利水平下降则收紧,罗涛用一根无形的松紧绳,约束着扩张的节奏。“围绕现有的品种加强,把负债率控制在65%左右”。在这种思路下,红透山矿业公司、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沈阳矿业设计研发中心、柳州中色锌品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相继加盟“中色大家庭”。
“技术有支撑,班子素质很高,海外资源又使原料有保证”。刚刚加盟的山东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占海说,曾经有一些同行谋求与奥博特重组,但资产规模38亿元、年利润2亿元的奥博特依然选择了中色集团。“靠上'航母’,长远发展有保证。”刘占海笑言。
一松一紧之间行至2008年,中色集团突然发现,扩张节奏的把握比往年难得多。
“公司过去发展最快的一年是2007年——利润增长速度最快,但我们2008年的前8个月表现实际上同比要优于2007年。”罗涛说,当时集团班子就预感到价格要掉。好在2006年集团内就明令禁止金融衍生品交易,旗下除并入中色集团前就有套保的红透山矿业公司保留操作外,其他企业一律不予碰,“红透山矿业公司审计过,期货上赚了7000多万元”。
因此,当一些同行因期货巨亏头疼时,价格跳水只是让中色集团减小了销售毛利率。
而日子更难过的是一些海外同行。以赞比亚为例,中色集团在当地矿山冶炼企业中排行“老七”,但其成本却可以控制到比毗邻的卢安夏铜矿成本每吨低一千美元。因此,当排名前六的矿山有3家限产、3家停产时,唯一宣布“不减少一分投资、不裁减一名员工、不减少一吨产量”的就是中色集团。
过去的经验在金融危机之时恰恰成为自信的支撑,中色集团开始发力加速海外收购,相继成为澳大利亚特拉明公司、英国恰拉特黄金控股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资源版图拓展到阿尔及利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同时成功收购赞比亚卢安夏铜矿80%的股权,并一举跻身赞比亚铜业企业三强。
罗涛说:“我们收购的企业没有一家亏损,也没有一家是在金属价格高位的时候收购的。价格高时我们不收,把现有的矿山开采好,专注于积累;一旦价格下跌便及时出手。”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