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抢救性回收利用稀土资源纪略
2012年08月10日 9:10 5216次浏览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分类: 稀土
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家战略资源面临丢弃浪费怎么办?途经广西平南县境内的贵(港)梧(州)高速公路压覆大量稀土矿,如果不及时回收利用,稀土作为不可再生的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将面临丢弃浪费的危险。为把公路建设中剥离出来的稀土资源回收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明确抢救回收主体企业,抓紧收集和保护好贵梧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开挖出的稀土矿,在道路建设的同时对稀土资源进行抢救性回收,积极探索工程建设、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共赢之路。
高速公路建设压覆大量稀土资源
随着世界高新科技领域竞争加剧,稀土被列为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关键资源。广西贵梧高速公路平南段2010年动工,施工单位在修建便道时,发现部分路段存在丰富的稀土矿资源。为避免资源丢弃和浪费,平南县果断采取相关措施,督促施工方对高速公路施工剥离出的土石方进行集中堆放保管,做好稀土资源保护,防止道路施工过程中出现非法开采、买卖、运输稀土矿等违法行为。
道路施工如火如荼,资源抢救迫在眉睫。2011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林念修对贵梧高速公路稀土资源回收利用作出批示,要求抓紧开展收集工作,对已发现的稀土矿做好保护。广西国土资源厅随后组织具有勘查资质的地质队对贵梧高速平南段沿线开展稀土矿调查和评价勘查工作,掌握了稀土资源的分布范围及规模。据估算,平南施工路段压覆的稀土矿矿石量达150多万吨,稀土氧化物总量1000多吨,潜在价值超过1.6亿元。2011年6月,经国土资源部同意,自治区政府根据广西稀土工业产业政策需要,明确由广西有色金属集团稀土开发有限公司对贵梧高速公路建设中剥离出来的稀土进行回收综合利用。
广西厅将贵梧高速公路沿线回收利用的稀土矿纳入全区年度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管理,广西有色集团稀土公司与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签订了回收利用总量控制指标执行合同书,按指标安排在规定的公路施工建设区内回收利用稀土资源,确保回收利用取得实效。
回收利用技术性强,因村民阻挠曾一度中断
在高速公路建设施工现场开展稀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既不能影响公路施工,又要处理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为此,广西有色集团稀土公司制定了详实的回收利用方案,投入资金在公路沿线的平南县大洲镇等镇,分别建设3条年产300吨稀土氧化物的稀土矿堆浸场及后处理水冶车间生产线。计划用两年半时间,回收利用稀土氧化物2500吨。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回收利用完成后预计实现总销售收入5亿元,上缴国家税费约1.2亿元;年利润总额3800多万元,年均利润1500多万元。
据广西有色集团稀土公司平南分公司总经理欧家才介绍,贵梧高速公路稀土回收利用以堆浸技术为主,在不破坏植被,无水土流失和工业用水闭路循环的条件下,进行稀土提取。平南分公司遵循“在抢救中回收,在保护中利用”的理念,严格执行自治区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关政策要求,努力在稀土回收利用中“变废为宝”。然而,由于当地采矿环境相当复杂,平南县大洲镇粤发村、马王村的部分村民在不明非法采矿主的煽动下,以“非法开采”、“环境污染”为名,公然干扰和阻挠项目实施。一些村民甚至粗暴地将稀土堆放场的工棚和生活生产工具等物资烧毁,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稀土资源的回收利用一度被迫中断。
谋求工程建设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共赢
那么,此举是否真的污染环境?记者发现该项目一直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经国土资源部原则同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广西国土资源厅授权实施。在生产中,稀土回收利用以堆浸技术为依据,在三面环山的平缓山槽堆积泥土,在不破坏植被、无水土流失和工业用水闭路循环的条件下,进行稀土提取,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其工业废水闭路循环回收利用也达到了绿色开采要求。
在环境保护方面,公司制定了详尽的环保措施,并贯穿到稀土回收利用的始终。方案对废气、水污染、噪声等防治都有具体的对策措施,同时配套采取绿化措施,在生产过程中邀请环保部门定期监测和评估。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保护水土,对建设形成的裸露土地进行植被恢复,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对开挖、排弃、堆垫等场地进行整治,采取护坡、截排水措施,控制和防止回收利用工作引起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广西创新管理思路对贵梧高速公路建设剥离出的稀土资源进行抢救性回收利用,既能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又为当地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其他重点项目压覆稀土矿资源的抢救回收利用提供借鉴,走出了一条工程建设、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共赢之路。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