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争端别有用心?
2012年07月12日 8:44 8408次浏览 来源: 中国环境报 分类: 稀土
与原材料案不同的是,在稀土问题上,中国不仅对出口进行了限制,对国内的开采、生产等一系列环节也严加管控。如对国内市场采取配额开采、对分离冶炼指标也进行配额控制,这符合GATT第20条“与保护可用尽的自然资源有关的措施,如此类措施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同实施”的条款要求。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我国现行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将是我国在此次诉讼案件中的有力证据。
但屠新泉同时提醒,对于稀土案也不能太过乐观。从以往案例来看,被诉方获胜的几率还不到30%。中国虽然在配额方面占有一定的有利证据,但WTO的某些基本规则中方还是很难逾越。
屠新泉告诉记者,WTO存在的意义就是要维护贸易公平,它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限制和保护政策。根据WTO基本规则,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则,不管理由多么崇高,成员国均无权限制正常交易的商品出口。
以稀土案为例,中国完全可以利用其他方式和措施来保护稀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如加强生产端的环境治理甚至完全限制开采。“以限制出口的手段来保护资源环境在WTO看来都是别有他用。”从这个角度来讲,屠新泉对稀土案能否胜诉也颇有些担心。
一般来说,从正式提起诉讼到世贸组织专家组成、发布初裁再到发布终裁,整个过程大约需要2~3年的时间。屠新泉认为,中国应该利用这段时间加强对国内稀土产业的整顿与管理,这对于诉讼本身和中国的战略资源保护都不是坏事。
如何建立环境与贸易应对机制?
原庆丹认为,一旦稀土案败诉,中国稀土将以更加廉价的方式被西方国家收购,对中国稀土行业将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其次,由于放开了稀土市场,稀土行业的无序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不加强管制,对稀土的无序开采将对我国的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同时也会导致资源的价格与价值严重偏离。因此,他建议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搜集各种有力的相关证据,争取诉讼的胜利。
屠新泉则认为,这次诉讼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将环境与贸易问题充分暴露出来的重要契机,即使败诉,也并非坏事。“年初原材料案败诉之后,中国对国内的稀土开采管理及环境整治力度空前,国务院还发布了首部《中国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这实际上都是从原材料案败诉中吸取教训后采取的一系列动作。”
同样,这次稀土诉讼案再次将中国的环境与贸易政策推上风口浪尖,如何建立有效的环境与贸易应对机制,中国已无法回避。
“这两起案子实则反映出我国在环境贸易政策方面的不足,”原庆丹告诉记者,“现阶段,我国在制定环境贸易政策的时候更多地依赖行政手段,有时无法适应以自由贸易、市场经济为基本理念的WTO的要求;另外,环境政策与贸易政策在制定的时候经常脱节,未能统筹考虑。”
面对日益变化的世界资源环境与贸易格局,原庆丹表示,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应该被引起足够重视。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与贸易研究专家组给出了他们的建议:首先,中国应该熟悉和深入研究WTO的规则,并参与到新规则的制定中去,以便更好地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第二,加强研究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及评估,在世界资源环境与贸易格局中占领一席之地;第三,完善环境标准和法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与贸易协调发展政策体系;第四,加强人才培养,对于新的领域人才队伍非常关键,在应对WTO诸多挑战时,完备的人才队伍能起到关键的作用;第五,健全国内市场,培育新兴产业,利用WTO的例外原则,对加速环保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予以扶持,对资源性产业加强整合力度,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