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稀土仍未过环评:或面临停产
2012年07月11日 8:51 4102次浏览 来源: 国际商报 分类: 稀土
日益严格的环评与生产直接挂钩,即没有通过环评的企业将被停产。但即使北方稀土大佬包钢稀土未通过环评,实质上也影响不了其生产和出口。而短期内稀土价格很难上涨,加之大部分企业都有囤货,如果对后市预期悲观抛售的话,稀土价格将继续下滑。
即使北方稀土大佬包钢稀土未通过7月底的环评,取得不了生产资格,被禁止生产和冶炼,拿不到今年的稀土出口配额,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也认为这对其今年的生产和出口没什么影响,更何况包钢稀土极有可能通过7月底的环评。
环评愈严
工信部日前印发了《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暂行办法》。该暂行办法除了严惩超计划生产外,特别提出,稀土生产和冶炼企业申请计划要在符合环保要求的稀土企业名单之列。
该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企业未获得计划指标,不得从事稀土矿产品和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的生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环评越来越严了,与生产直接挂钩,亦即没有通过环评的企业将被停产。
如此一来,两次未通过环评的包钢稀土如果在7月底之前再不通过环评,将面临着被停产的处罚。
2011年年底,环保部网站公布了第一批通过环评的15家稀土企业。今年5月10日,41家稀土企业获得第二批环评通行证。这56家企业中,并没有包钢稀土的名字。
如果包钢稀土未通过环评,不仅将被停产,也无法获得今年的出口配额。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2012年稀土、焦炭出口配额申报企业名单》,32家稀土出口配额申报企业中有11家企业合格,包钢稀土在内的21家企业处于待审核状态。
对于这些待审企业,商务部通知称:“企业如在2012年7月底前通过环境保护部的环保核查,我部将即时下达配额;如2012年7月底前仍未通过环境保护部的环保核查,我部将不再对其下达出口配额,所余配额另行分配。”
目前,在国内300多家稀土企业中,通过环评的仅占1/6。
对包钢稀土影响不大
百川资讯分析师杜帅兵倾向于包钢稀土能够通过7月底的环评:“毕竟这是中国最大的稀土企业。”
然而,即使包钢稀土爆冷令人大跌眼镜,未通过即将公布的环评,实质上也影响不了其生产和出口。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关于下达2012年钨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2012年第一批稀土氧化物(REO)开采总量控制指标轻稀土为2.5万吨,全部分配给包头市包钢集团公司。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根据工信部最新的暂行办法,即使包钢稀土被停产,母公司包钢集团依然可以生产。
此外,根据商务部网站5月17日发布的2012年第一批出口配额补充,包钢稀土有两家子公司通过环保核查,获得了补充出口配额,分别是包头华美稀土有限公司和包头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有限公司。二者共获得1369吨轻稀土和78吨中重稀土配额。
华美是包钢稀土的全资子公司,根据2011年年报,来源于该公司的投资收益对包钢稀土净利润的影响为超过10%;天骄清美则是包钢稀土绝对控股子公司。
2011年,包钢稀土获得的740吨出口配额中,只用了500多吨,配额并没有用完。
这样看来,即使包钢稀土停产,其去年未用完的配额和今年旗下两家子公司获得的出口配额足以支撑其业绩。
短期价格上涨乏力
对于工信部和商务部对稀土生产和出口所作的限制,杜帅兵认为短期内对价格影响不大,因为国内外经济增长乏力,需求并不旺盛。
2011年,中国稀土价格经历了暴涨,相较前年涨了10倍,在2011年7月初达到顶峰。一些企业看到利润,纷纷进入行业,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结果稀土开采产量增加了,出口下降,内需减少,价格也随之回落。
赣州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监测的数据显示,6月上旬,高钇氧化物每吨29万元,较4月初的30万元下跌3.3%,较1月初每吨32万元下降10.34%;6月上旬,中钇铕化物每吨27万元,较4月初的28万元下跌3.57%,较1月初每吨30万元下降10%。
据生意社价格监测,上周稀土市场依旧延续低迷,部分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其中镨钕合金跌6%,镨钕镝合金跌6.25%。
据悉,1~4月份中国出口至日本的稀土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9%,减少近七成。
据记者了解,由于需求不振,山西、山东、浙江一些稀土企业开工率不到去年的一半。
所以,在杜帅兵看来,即使是政策刺激,短期内稀土价格也难上涨。加之大部分企业都有囤货,如果对后市预期悲观抛售的话,稀土价格将继续下滑。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