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概念持续发彪 欲与稀土试比高

2012年06月27日 9:30 1440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九州平台


  杉杉股份:看好2012年负极、正极材料增长
  杉杉股份 600884 纺织和服饰行业
  研究机构:瑞银证券 分析师:牟其峥 撰写日期:2012-04-27
  受服装、正极材料拖累,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2%
  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7.25亿元(+1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503万元(-22%),服装净利润下滑43%,锂电材料净利润下滑23%,我们认为是因正极材料继续处于去库存阶段且和日本户田的合作仍处于磨合期。
  预计新能源汽车规划出台将拉动未来4年超过500亿动力锂电池需求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获批,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量达50万辆的目标。我们认为动力锂电池的高增长空间将依次打开:1)小容量动力锂电池对铅酸电池替代;2)市政公用电动车;3)私人电动汽车;4)长期的电力储能等市场。我们测算2012-15年仅电动汽车的锂电池需求就将达568亿元,公司所覆盖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的市场容量分别为142/51/57亿元。
  看好2012年负极、正极材料增长
  2012年是“十城千辆”收官之年,我们认为市政公用电动车受到的支持力度将加大。我们认为随着行业需求增长和临港新基地的逐步投产,2012年负极材料增速有望达40%。我们认为杉杉户田和伊藤忠的大额关联交易预测预示了公司和正极材料领先厂商——日本户田的合作或将于2012年全面启动,我们预计将为公司带来20%以上的高端正极材料产能增量。
  估值:下调盈利预测,目标价23.50元
  根据一季报我们下调2012-14年EPS预测至0.56/0.81/1.05元(原为0.62/0.85/1.13元),基于VCAM模型,假设WACC8.5%,得到目标价23.50元(原为25.75元),维持“买入”评级。
  南洋科技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多点布局的膜材料企业
  南洋科技 002389 电子行业
  研究机构:中信证券 分析师:唐川 撰写日期:2012-05-08
  电容器聚丙烯薄膜行业的优质企业。南洋科技主要生产电容器聚丙烯薄膜,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0%-15%,位居第二。公司在高端超薄电容器薄膜领域技术优势显着,综合盈利水平显着高于同行业竞争对手,其电容器聚丙烯基膜的毛利率从2007的26.6%提升至2011年的46.1%,比同行业的竞争对手高出近10个百分点。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盈利水平有望回升。2012年一季度,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国内宏观经济低迷的双重影响,公司毛利率下滑至36.4%(上年同期为42.2%)。我们预计,进入二季度后,公司的盈利水平有望回升,主要因为:
  (1)高端产品占比提升。随着厚度的不断降低,聚丙烯电容器薄膜单位售价和盈利水平显着提升。公司现主要生产的8um及以上电容器聚丙烯薄膜的售价在3-4万元/吨之间,而3um的售价则高达20万元/吨,产品附件值显着提升,公司现在最薄已经可以生产2,8um厚度;
  (2)原材料价格企稳。
  在经历了2012年一季度18%的价格上涨后,进入4月份则随原油走势出现回落,加上丙烯开工回升,公司主要原材料BOPP膜料的价格已经趋稳。
  进军光学薄膜领域,打造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公司增发方案计划投资年产20000吨的光学级聚酯薄膜( PET)项目,同时利用超募资金与韩国技术团队合作,生产下游的光学膜片(规划产能630万平方米,预计使用1600吨PET)。我们预计公司产线设备将于2013年中期到位,2014年开始形成小批量出货,届时将贡献EPS 0.12元。
  新业务有望2012年中期开始贡献业绩。目前公司超募资金投资的新项目光伏PET膜和锂电池隔膜现在均已进入客户送样测试阶段,有望于2012年中期正式投产。我们预计公司2012年光伏PET膜和锂电池隔膜的出货将分别达到2000吨和300万平方米,合计新增EPS贡献0.08元,2013年光伏PET膜和锂电池隔膜业务有望成为公司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低迷导致盈利下滑、新产品拓展慢于预期的风险等。
  盈利预估及投资评级。公司2011年EPS为0.50元,我们预测其2012-2014年的EPS分别为0.70/0.88/1.14元(31%CAGR)。根据Wind的统计,膜材料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对应2012年PE为26倍。考虑到公司传统产品电容器聚丙烯薄膜产品结构逐步向高端调整,以及新产品的增长潜力,我们以2012年30倍PE得出目标价21元。鉴于公司近期股价表现已经一定程度反映了基本面的情况,首次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1] [2] [3] [4] [5] [6][7] [8]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