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井喷凸显稀土管理思路误区

2012年06月25日 10:19 42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称中国稀土超强度开发导致资源加速枯竭。白皮书还通过对比国内外海关进出口量统计数据,发现近年来中国稀土走私猖獗,其中2011年稀土走私量为正常出口量的120%。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一曾经多少有些自豪色彩的说法,如今似乎面临拉美式资源魔咒资源禀赋优势并没有转化成国际市场的定价优势,相反,超强度开采不仅导致中国稀土储量快速下降,而且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环境破坏。根据国新办《白皮书》数据,2009年中国的稀土储量1859万吨占世界储量的23%,承担着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而2003年中国稀土储量2700万吨,占世界储量的30.7%,不难发现在七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稀土储量的全球占比减少了7.7个百分点,如果以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稀土储量达世界六七成的说法概算,中国稀土储量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下降了一半还多。
  事实上,中国稀土的超强度开采,不仅导致国内部分稀土矿区面临资源枯竭之惑,而且极大破坏了当地环境。这种对环境的破坏是得不偿失的,2002~200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开采1公斤稀土的环境成本为5.6美元,而出口价仅为5.5美元,基本属于赔本赚吆喝状态,如果考虑到其它成本,中国稀土的开采代价更为惊人。
  坦白地说,鉴于当前中国在国际稀土市场的主导性供应地位,中国完全可通过完善资源税和环境保护执法,抬高稀土开发成本,以市场和法律手段使不符合环保条件的厂商退出稀土行业,从而遏制国内稀土的掠夺性开采。然而,当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是出口配额管理这一行政手段。稀土实行出口配额管理,在主动压缩了中国供应占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不利于中国稀土产业的长期发展。出口管制政策一方面招致美国等国的非议,美日欧等国甚至向世贸组织(WTO)起诉中国的稀土出口配额管制;另一方面,生硬的行政配额管制,不仅增加了监管成本,而且致使稀土走私呈泛滥态势。
  近年来尽管决策层加速国内稀土行业的整合重组,但目前的稀土行业整合重组更多呈现为国进民退格局,而且整合并没有有效遏制稀土产能。而在稀土产量未有效下降下,严格的出口配额管制,无疑把稀土市场分割成了国际和国内两大市场。国际市场因中国的出口配额管制,出现供给不足,导致稀土价格井喷,遗憾的是,中国却主动放弃了国际市场稀土价格井喷之收益,相反被加拿大和美国新建的稀土厂商渔翁得利。而在国内市场,庞大的稀土开采产能导致国内稀土供过于求和价格下降,稀土厂商入不敷出,甚至负债累累。这种由出口配额管制在国内外市场产生的巨大价差现象,无疑为稀土走私出口提供了套利空间,从而变相激励稀土走私出口。
  同时,决策层要有效打击稀土走私出口,维护稀土出口配额政策的权威性,又会面临非常高的监管成本,何况,稀土走私的巨额收益无疑也将使监管者被俘获(权力寻租)变成普遍现象。这一切,都是中国稀土出口配额政策出台以来,稀土走私猖獗的缘由。如2006~2008年间,稀土走私量分别占当前正常出口量的35%、59%和36%,而到去年管理层再度降低稀出口配额后,稀土走私量达到正常出口量的120%。显然,若不存在权力寻租问题,很难想象稀土走私量会超过正常出口量。
  与此同时,以出口配额来遏制稀土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如同隔山打虎,基本无效。殊不知,出口配额的需求限制不仅对需求的遏制效应有限,如稀土走私会填补出口配额下的国际市场供给压力,而且也不会从根本上抬高稀土开采的私人成本,稀土开采对环境的破坏不会因出口配额管制而有所缓解。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以低价竞争导致国外稀土厂商退出市场,从而主导国际稀土市场供应,并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大量廉价稀土资源,那么,在中国取得国际稀土绝对控制权下,却通过出口配额管制主动放弃了稀土价格上涨的收益,同样是一种不合算的行为。毕竟,当前中国的出口配额抬高了国际稀土价格,使美国等在本土开采稀土矿变得更有利可图,从而降低了国际稀土市场对中国供给的依存度,结果是中国没有从稀土出口配额中获得对应的好处。
  由此可见,当前以出口配额管理和国企整合为主要思路的中国稀土产业政策,是充满负外部性且弊大于利的。笔者认为,当前通过提高资源税和完善环保执法等,不仅可以通过激励相容的制度设计来遏制稀土开采乱象,如资源税和高环保标准,可以使非专业的企业因无利可图而退出稀土开采市场,而且还有助于维持国内外稀土市场的统一,压缩稀土走私的暴利空间,而这又可以降低监管成本,遏制与之相关的腐败。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