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遭受重金属污染 凸显制度缺损之忧
2012年06月12日 15:53 5239次浏览 来源: 中国网 分类: 铅锌资讯
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按以每年近一厘米的消失速度,东北部分黑土层或将在几十年后消失殆尽,中国最大粮仓的产能也将遭受无法挽回的损失。报道称,目前,我国土壤污染呈日趋加剧的态势可能还要持续30年,防治形势十分严峻;环保部门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我国的国土污染如此严重,实在令人惊忧,以“大地毒癌”来形容恐怕并不为过。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经济得以高速增长,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应当清醒地看到,在经济高速成长的同时,我们对于土地资源、环境等发展要素的透支也相当严重,若不加以遏制和克服,令这种污染严峻现状继续蔓延下去,在经济上实现科学发展和永续发展恐将成一句空话,“大地毒癌”那可真的演化成令人扼腕的经济参考报的系列报道之大标题“大地之殇”啦!
早在去年的广东科协论坛第45期专题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就指出,“我国有3亿亩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占全国农田总数的1/6,经济越发达,土壤污染越严重。”很显然,大地毒土是GDP至上的恶果。无数的数据证明,环境危机必然会制约经济发展,假如我们以资源、环境和公众健康破坏的情况下获取GDP的不断增长,一定是在给自己开挖没有退路的险地。
土地污染,特别是潜在危害的重金属污染“升级”现象在各地都有抬头的迹象,严重威胁我们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对公众身体健康也构成严重威胁,为实现我们社会经济的永续发展,必须尽快清除大地毒癌,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节约环保的政策措施,也收到一定成效,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脚步还是追不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足迹,我们更需要的是能够永续发展的绿色GDP,各地政府应当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来,把节约环保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硬任务、考核各级干部的硬指标。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它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是要注意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这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然,要彻底扭转当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必须从生产、消费、以及土地污染各个环节下手,既要算经济账,也要算环境账,更要算违法成本账。还有要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的理念,加大对环境和生态影响的奢侈性、过度性消费相应的严惩力度。争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较完善的致力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
此外,令人堪忧“大地毒癌”的现象也凸显制度缺损之忧。对于导致大地污染的治理制度设计和处置过程,应该暴露在阳光之下,特别是舆论和社会监督,不能关起门来搞治理,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守土有责,有失必究。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