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伟:解决世界难题的爱“钨”者

——记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及其团队

2012年04月24日 17:2 713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劳模事迹


  “多读书,逆着想,去现场,总能出东西”
  中南大学钨冶金与深加工团队很年轻,但阵容强大。
  赵中伟2002年35岁时就晋升为博导,此次共同获得国家奖的刘咏、贺跃辉,也都是“60后”,贺跃辉还是200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早在读博士时,我们就经常一起讨论课题。”赵中伟和贺跃辉说,此次获奖,得益于老一辈恩师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学校长期以来提倡的科研理念,还得益于与国内著名企业——厦门钨业、株洲硬质合金集团等的深度合作。接受采访时,赵中伟、贺跃辉再三强调要感谢同事、感谢湖南省、感谢学校和企业的全力支持。
  难道就没有个人什么事?“多读书,逆着想,去现场”,在记者的反复“逼问”下,不善言辞的他们总结出这么几个字。
  科技创新,没有现成的书本理论可借鉴的,必须多读书、读杂书。博士生曹才放说:“赵老师为我们开书单时,哪一本书放在图书馆哪个位置,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告诉记者,赵老师读书的数量和范围大得惊人,除了本专业的,化学、物理、地质、选矿等方面的书籍他都有涉猎。“有些当时可能没用,但不知什么时候就能发挥作用了。”赵中伟说,当年从白钨矿中除锡,就是在读了青岛海洋大学张正斌教授的《海洋化学》后受到启发的。
  课题组成员还有一个体会是“逆着想”。赵中伟说,有时“脑袋都想破了,痛不欲生的时候”,不妨回一回神,逆着想一下。贺跃辉关于“钨针”、“多空金属材料”等研究论文,就是“逆着想”的结果。
  与企业建立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好的设想就到企业去反复实践和演练,“好的思路都是在现场出来的”,这是他们总结的另一成功诀窍。
  多年来,课题组成员深入国内钨企业,许多寒暑假或双休日,都是在企业度过的。2004年底,赵中伟带领课题组在广东一家企业做“高浓度离子交换”的产业化,每天提着几十斤重的溶液爬梯子,“还真是个体力活”,不知不觉,小年夜都是在厂里过的,等到春节迫近,想回长沙根本没票了,最后几经周折才到家。
  20多年来,课题组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大部分时间泡在实验室里,全天工作12小时以上。这个春节,刚大年初三,大家就陆续回到了实验室。
  “一辈子就跟钨干上了,不烦?”记者总想深挖其精神支柱,“加溶液过滤,再加再过,几十个烧杯在你跟前来回倒腾不出活儿的时候,确实烦躁;双手整天在有毒的氟水中搅,满身硫酸铜那种臭臭的味道,有时真的很不舒服。但灵光一闪,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时,那个开心轻松劲儿啊,无法形容!”赵中伟回答记者。

[1] [2] [3]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