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纷争中的“共赢”策略
2012年04月12日 9:25 4177次浏览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分类: 稀土
广泛用于各类高科技产品之中的稀土成为了美欧日联合向中国“发难”的对象。日前,美国、欧盟、日本已经正式向世贸组织提起了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诉讼,而挑起事端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记者招待会上言辞凿凿地宣称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违反国际规则。根据WTO诉讼机制,中国必须在60天内启动与美欧日的谈判,如果不能在这一期限内达成协议,美欧日有权要求WTO成立工作小组,对此案进行调查。
中国削减稀土出口量不过分
权威资料显示,在全球已经探明的一亿吨稀土储量中,中国占36%。与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第一的位置相匹配,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稀土出口放量增长了10倍,占比达全球稀土出口总量的90%以上。然而,中国“第一稀土大国”的地位未能相应地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稀土的定价权,稀土卖成“白菜价”是中国非常痛心而又必须扭转的现实。基于此,中国政府从2008年对稀土出口实施指标配额限制,国际市场的稀土产品价格相应地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升。
与谋求稀土价格的话语权相比,长期无序的过量开采导致本国稀土资源存量的急剧萎缩让中国政府更感实施稀土出口管理的紧迫性。资料显示,过去13年中,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占全球已探明稀土资源总储量的比重已从43%降至30%,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中国稀土资源仅能维持未来15至20年的需求。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控制,未来中国甚至将面临稀土枯竭的风险。
必须正视的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对于稀土资源需求量的增大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趋势。相关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国国内新兴领域稀土应用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2%,每年对于稀土的需求量大约为5万至6万吨,占中国稀土开采总量的一半以上,而且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内对于稀土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其中像钕、镝、铽、钇等元素预计在2012至2014年间将全部用于中国国内。在这种生态下,中国在首先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适当削减稀土出口量并没有半点过分。
还须指出,通过对稀土出口的管制以遏止环境的恶性退化是中国政府全力纠偏的重中之重。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目前国内90多家稀土分离厂的排放绝大多数都超过了国家“三废”排放标准,50多年的滥采乱挖已经形成许多对人身极具伤害性的“稀土湖”。以此观察,中国出于对环境的保护而限制稀土开采量和出口量,与美国为阻止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外泄而关闭国内的最大稀土矿——芒廷帕斯矿以及日本为防止对河流水质的影响而关闭足尾稀土矿山一样合乎逻辑。
稀土出口管制不影响国际市场需求
那么,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是否真的影响到了国际市场上正常的稀土需求呢?
统计资料显示,去年中国累计出口稀土14700余吨,仅占全年出口配额总量的49%,不仅如此,按照每年稀土配额指标量的确定以上一年配额使用情况为参照的惯例,中国理应削减2012年的出口额,但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打破常规维持了稀土出口量的稳定,全年预计出口总量将达到3万多吨。
进一步研究发现,国际市场上对中国稀土出口需求的相对减少除了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缓慢而导致相关企业对稀土的真实需求减弱外,还主要受两种力量所驱动:
一方面是全球稀土开采量的增加,如美国2012年将生产出2万吨稀土,除基本满足本国需求外还可以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是稀土替代技术和材料的竞相涌现,如日本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成功开发出从废品回收中提炼稀有金属的技术,使得该国从2011年到2013年镝等稀有金属使用量削减了30%至50%。显然,认为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会影响和伤及全球稀土的正常供应之说缺乏必要的现实逻辑基础。
可考虑出口管制差别化策略
熙熙攘攘,皆为利往。自己毫无稀土短缺之忧的美国挑头将中国推上“被告席”,无疑是奥巴马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再一次技术表演。由于共和党人一直指控奥巴马政府对中国过于软弱,而且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在美国今年即将举行大选之前拿中国说事无疑可以让奥巴马赢得更多的选票或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
而对于92%的稀土进口量来源于中国的日本而言,无疑是想借助美国的力量为自己锁定廉价使用中国稀土的机会以及夯实本国的稀土储备战略。资料显示,过去10多年来,日本从中国进口稀土资源只有1/3用于工业生产,其余的2/3都被作为战略储备来封存。至于欧盟也加入状告中国稀土出口政策的行列,只不过是其在欧债危机的倾轧之下寻求“救生圈”的无奈之举而已。
公正地说,美欧日就稀土出口向中国“亮剑”并非高明之策,双方其实完全可以寻找共赢的策略。与美欧日相比,虽然中国是全球稀土藏量最丰富的国家,但中国稀土行业除分离技术世界领先外,与稀土上下游相关的核心技术极度缺乏,特别是在稀土新材料领域,中国几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正是如此,多年来中国一直停留在原材料出口层面,稀土主要应用在传统领域,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率只有13%,而美欧日则将86%以上的稀土用于高新技术。由于美欧日在有关稀土应用的材料科学、雷达、微电子产业上拥有很强的技术制造能力,如果能够在技术方面与中国展开充分的合作,或者将部分稀土加工产业延伸到中国,无疑会在稀土资源进口上获得中国的充分支持。
对于中国政府而言,限制稀土出口的代价是失去先前已经获得的国际市场,对此,可以考虑出口管制的差别化策略。这样既可以表明中国稀土出口限制的有限性,又可以在国际社会上赢得主动。
资料显示,在目前国内的稀土资源结构中,轻稀土储量相对较多,其中镧、铈等元素含量高,应用主要为民用,因此可以成规模放开;相较于轻稀土,重稀土开采难度更大,对环境的破坏更严重,而且重稀土储量相对较少,其化合物中镥、钇、铽等元素含量低,且主要用于满足国防战略及尖端技术需求,对此必须严格控制。
另外,以先进的分离技术为杠杆驱动企业“走出去”获取更多的国外稀土资源,进而减轻稀土出口管制的国际舆论的压力是中国政府值得考虑的技术性工作。目前我国的稀土分离技术在世界已经遥遥领先,许多国家如果想要进行稀土分离,都必须购买我国的技术。对此,中国可以利用核心技术力量加强对国际稀土资源的渗透和控制。这样既可以运用域外稀土资源调控对日本等贸易伙伴的出口量,还能够减轻国内稀土矿的开采压力,进而分散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相应贸易政策调整的敏感目光。
(作者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经济学教授)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