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刚钻也揽瓷器活 稀土行业苦于产能过剩

2012年04月12日 9:23 417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最近,钢贸老板姚红超又多了一个头衔:河南中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3月21日,河南稀土高新科技应用产业园举行奠基仪式,河南中天钢铁公司既是产业园的投资方又是入住企业。“这个产业园,我们是投资主体之一。”4月11日,董事长姚红超向记者介绍。
  据记者了解,不管有无稀土从业经验,动辄上亿资金,河南稀土高新科技应用产业园的投建只是当下各地大兴稀土项目的一个缩影罢了。
  为此,有江苏稀土行业人士呼吁,应该尽快制定出国家稀土发展的技术路线,使得行业能可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有些地方还在搞钕铁硼招商,还在重复搞低端应用产品,这次这个稀土路线图要考虑(这个情况),尽快拿出一个产业发展规划。”


  钢铁老板投建稀土产业园
  “现在项目还在报批阶段,政府还没有完全批下来,详细的方案差不多了。”4月11日,姚红超向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河南稀土高新科技应用产业园项目位于安阳市殷都区北蒙工业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预计总投资53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2014年底全部建成投产。
  据姚红超介绍,产业园项目主要由河南中天钢铁公司等6家企业共同投资建设,顺利的话,将在今年5、6月份开工,“这个稀土产业园计划招商12家,现在已经有3、4家在规划和报批。”
  就在上个月,河南省甚至专门为这一建设项目举行盛大奠基仪式。“我们公司投资主要集中在两块,一个是5.5亿元的园区投入计划,另外有6.5亿元投在两个企业上,大部分是自有资金还有银行贷款。”姚红超说。
  尽管目前仍未批复,产业园的雏形已经乍现。其中,一期工程投资3亿元,年生产钕铁硼永磁材料3000吨,建设周期8个月;二期工程投资3.5亿元,年生产稀土氧化物10000吨,建设周期9个月。
  姚红超介绍,产业园主要产品有永磁材料、伸缩材料、抛光粉、荧光粉、石油催化裂化剂等稀土应用新材料,并希望达产后能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稀土新材料生产基地。
  放眼国内,类似的稀土产业园并不鲜见。围绕发展稀土新材料,前有包头稀土高新区220亿元建设国家级稀土产业园区,后有福建龙岩(长汀)打造省级稀土工业园,甚至部分小县城也在跃跃欲试。
  与国内其他稀土大省相比,河南在稀土方面并无特别之处。有了解河南稀土行业的贸易人士表示,在郑州地区有几家做钕铁硼的,但“河南在国内稀土行业基本上没啥地位,因为没有资源”。
  对此,姚红超也向记者坦言,安阳地区以前没有做过这个东西,没有这个行业。“稀土原料主要来自包头,现在还没有相关购买协议,没有到那个阶段,要等到5、6月份。”


  重复建设致产能严重过剩
  今年2月22日,工信部公布《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称,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稀土产业,其中又以增加稀土产品的附加值作为发展之重。
  实际上,不管有无稀土从业经验,动辄上亿资金,河南稀土高新科技应用产业园的投建正是当下各地大兴稀土项目的缩影。以上述钕铁硼项目为例,在稀土工艺流程上,钕铁硼主要用于永磁电机、风力发电机、核磁共振以及磁悬浮等领域。“钕铁硼产业门槛不算高,尤其是做甩带还不受出口限制。基本上我认识的金属冶炼厂现在都在尝试延伸做钕铁硼。”上述贸易人士对 记者称。
  这直接造成的后果是国内稀土产能的严重过剩。
  “行业问题不是一天产生的,也不是一天就能解决,我国稀土产能过剩,产能很大,实现稀土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的管理才刚开始。”稀土行业协会会长干勇表示。协会副会长王彩凤也认为,目前国内稀土企业众多,的确存在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问题。
  稀土企业层面对产能过剩的感触或许更深刻。在4月8日举行的稀土协会小组讨论会上,有江苏稀土行业人士就反映,现在各地政府以稀土资源来招商引资,大搞重复建设,“我们一些企业是有分工的,有的做原料,有的做下游,但现在每个地方都在圈地,搞稀土园区搞钕铁硼,一搞20多万吨,重复建设是最大的浪费。”
  据记者了解,不止是门槛较低的钕铁硼项目,用于生产节能灯的发光材料领域同样如此。国内一家民营稀土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稀土发光材料中也是大量产能过剩,“基本上所有大企业都要上稀土深加工项目,去年稀土发光材料产能也就6000吨的量,但现在基本是产能超过了2万吨,很多上马的项目产能至少都是3000~4000吨。”
  为此,上述江苏行业人士呼吁,应该尽快制定国家稀土发展的技术路线,使得行业能可持续健康发展。
  但仅靠协会并不能解决稀土行业目前国内外的种种困境。王彩凤表示,稀土行业协会并不参与稀土企业的微观治理,而是协助政府做好服务稀土企业的工作。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