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稀有金属产业稳定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2年03月27日 13:15 4621次浏览 来源: 中国铝业公司 分类: 稀土 作者: 欧培红
我国稀有金属产业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 已初步形成了资源开发、冶炼加工和市场应用的完整工业体系,探明资源量、生产量、出口量和应用量均居世界第一。
但目前我国稀有金属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国际竞争力差等问题。只有在国家有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研究和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稀有金属产业新的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兼并、重组方式,构建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的稀有金属产业格局,提高产业集中度,走集约化、规范化发展的道路,才是做大做强稀有金属产业,使其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和设想:
一、目前我国稀有金属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能力过剩,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的稀有金属产业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过程后,目前仍然处在产、供、需失衡状态,特别是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大量的盲目开采、生产,造成了市场上严重的供过于求、无序竞争的局面。过大的生产能力,较低的产业集中度等问题,明显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二)环保意识薄弱,环保治污费用不足
现有的冶炼工艺,稀有金属生产过程会产生污染,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排放标准技术难度大、设备复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多数中、小企业难以达标,成本中缺失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的费用。
稀有金属产业要坚持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的方针,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严格执行产业政策,淘汰污染严重、效益差的小企业,以严格的环保标准促进整个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三)研发投入不足,应用开发滞后
由于对稀有金属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投入不足,我国在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利润高的应用产品研发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滞后,稀有金属作为战略资源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提高稀有金属产业的整体水平,增加行业的发展动力,必须有科技进步和研发资金投入的保障,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才能把我国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二、加快稀有金属产业发展的建议和设想
(一)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重视体制和机制创新
加强宏观调控,是行业发展的保障;重视体制和机制创新,鼓励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行业发展的动力。
对于稀有金属等战略资源的生产开发,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建立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统筹对行业的管控,优化配置稀有金属资源。
(二)转变发展方式,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原则,调整稀有金属产业结构,转变目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走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资产、技术和产业链为纽带,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并以大型企业集团主导稀有金属产业的道路,才能使我国的稀有金属产业摆脱不利的局面,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从产品数量优势到经济效益优势的转变。
(三)构建股份制大型稀有金属企业集团,做大做强稀有金属产业
要从根本上改变行业现有的发展格局,引导和调动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集中各方优势,大幅提高我国稀有金属产业的总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整合国内的稀有金属企业,构建股份制的大型稀有金属企业集团,作为发展稀有金属产业的平台,是我国稀有金属产业的发展方向。
三、 构建股份制大型稀有金属企业集团的初步设想
1、大型股份制稀有金属企业集团的定位与特点
政府通过强化对属于国家所有的稀有金属资源开发权的控制,实施集中授权的管理方式,不能再搞多头、多层授权;强化实行生产领域的许可证准入制度;强化对流通领域的配额管理制度;强化对稀有金属勘探、开采、冶炼、流通各环节的政策指导。
按照《公司法》组建股份制大型企业集团。以有竞争实力和资金优势的骨干企业为主体,由其注入相当的资本金为股本,作为发展平台。国家可以少投入或不投入,而以产业政策扶持、资源开发控制、发展规划指导、指令额度约束的方式,通过稀有金属产业经济实体对行业进行有效宏观调控。
2、大型稀有金属企业集团的运行模式
股份制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市场主体按市场经济模式实行市场化管理经营,发挥大型企业集团的整体优势,协助国家完善必要的资源开发的政策法规,有计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通过统一组织安排生产、统一收购、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的运作模式,逐渐掌控行业的“话语权”。
集中优势科技资源、人力资源,利用大型企业集团的实力优势,努力占领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加大高端新产品的科技研发、节能技术、环境治理的投入,为稀有金属产业走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道路,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世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国内稀有金属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我们要抓住目前难得的历史机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使我国稀有金属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