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 造福“绿色矿山”

2012年03月07日 15:35 404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节能减排

  科技创新节能减排跨越式发展,三大战略并驾齐驱,在洛阳钼业集团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每个节点上,无疑形成了洛钼产业的核心增长极和产业价值链。在这个链条上,节能减排战略,作为造福“绿色矿山”“环保矿山”“生态矿山”“园林矿山”的巨大推动力,一方面,体现了科技创新的实效,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洛钼集团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实效。其中,节能减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像洛钼集团这样特大型矿产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实现矿区绿色化环保化生态化园林化,难度是相当大的,不知洛钼人要攻克多少道治理矿山环境的“世界性难题”?
  业内人士曾说:“开矿开矿,就是开山放炮,筑路架桥,掘坑挖道,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现象在所难免。”也许是这个行业的“特点”吧。而有人提出要治理矿山环境,这无疑等于攻克“世界性难题”,开矿的人提起治理矿山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都感到很无奈很头疼,是出力不见好的事。
  这个“世界性难题”摆在了洛钼集团董事长段玉贤的办公桌上,这位与矿山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硬汉子,吃了不少开矿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苦头。他心想:开了一辈子的钼矿,深知对钼矿环境生态环境的治理要比一般的矿区环境治理难度更大,是个难题。这个题之所以难,其实是难在意识和信念;只要治理环境保护生态的意志坚定,舍得下大力气,下工夫,舍得花本钱,多些社会责任感,多为子孙后代着想,坚持治理,就会有个好的结果。治理矿山环境,建设绿色环保生态园林式的大型现代化新矿区,持续治理是关键,提升治理水平是核心,统筹治理,统筹发展是方法,出发点落脚点是为民。
  洛钼集团始终坚持“创宏伟钼业,建绿色矿区”的发展观念,对矿山的开采是边生产边治理,加大了生态修复和环境美化的力度,实施了矿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昔日乱石堆积尘土飞扬的排渣场,今日已变成面积达1000余亩的绿树成荫,各种树木花草漫山遍野,春有鲜花秋有果实的高山花园。集团3年来,每年都投资近亿元,用于矿山绿化美化,用于治理污染和环境改善,用于企业生产和人居环境建设。如今,人在矿山走,宛如公园游。
  多年来,洛钼集团在生产活动中,始终遵循资源循环再利用原则,推动洛钼节能减排,循环发展。洛钼集团董事长段玉贤认为,节能减排是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的强大动力,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力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洛钼集团确定了节约与开发并举,保护与扩张并重的矿业发展思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回收率利用率。为了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洛钼集团6年来投资近8亿元,全部关闭坑采,实施露天开采,且露采规模扩大了6倍。
  近年来,洛钼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把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努力实现“节能减排防污增效”四大目标。落实省长郭庚茂,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洛阳市市长李柳身等领导视察洛钼时对洛钼的指示和要求,以助力中原区经济建设发展的蓝图规划。
  为了落实省市领导的指示,增强节能减排的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洛钼集团加大了科技投入,以科技投入创新,技术改造等手段来提升节能减排的质量和水平。为此,选矿企业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尾矿浓密技术,实现了浓缩回水循环再利用,基本上达到了污水零排放的目的;通过用清洁抑制剂巯基乙酸钠取代氰化钠,有效治理了氯化钠对周边生物链的破坏;通过实施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对电机安装变频器,年节电300万千瓦时,针对钼冶炼生产中排放的大量有害气体造成环境污染难题,洛钼集团利用除尘脱硫新技术,根除了环境污染,并通过废气回收,生产出市场上紧俏的亚硫酸钠产品和硫酸,变废为宝。最令人称道的是白钨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洛钼集团的矿山是钨钼伴生矿,由于伴生的白钨资源“贫细杂”的特点,难以回收利用,在生产钼的同时每年都有数千吨的白钨资源排入尾矿库,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破解低品位白钨回收的难题,2001年在职工工资难以发放的情况下,企业高薪聘请俄罗斯印度的专家与企业技术人员一道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攻关,破解了这一技术难题,并于2004年建成了第一个白钨回收厂,于2009年全面形成与钼选厂配套的白钨回收设施,截至2011年底累计生产标准钨精矿3.5万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23.7亿元,实现利润13.8 亿元,实现了综合回收减少排放增加效益的目的。
  令人震撼的是,世界首项钼冶炼无碳焙烧技术在洛钼集团研发成功。该技术不用燃料,产能翻番,省工减污,将传统的燃煤焙烧改为低廉能源瞬时点燃依靠钼精矿自身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循环焙烧,从而成功实现了钼焙烧零燃烧消耗,一个冶炼厂10条生产线年节约的煤燃料费用达1000万元以上。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洛钼集团留给子孙后代的是一座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现代财富矿山。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