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调低限价 中国稀土出口现有限松动

2012年02月20日 10:21 451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被蒙上浓厚国际政治色彩的中国稀土出口,恰因国际政治因素,出现了有限松动的迹象。
  多位稀土行业经销商向记者证实,从龙年春节之后开始,稀土出口的海关出口限价相比去年第二季度的最高点已经调低近70%。海关限价是影响稀土出口的因素之一,一般海关出口限价为国内市场通行价的200%以上。按照惯例,稀土出口商报价不能达到海关出口限价,中国海关即不予放行。2011年下半年由于这一价格畸高,国外订单锐减,中国稀土的出口基本停滞。
  长期以来,欧盟、美国、日本等均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微词颇多。1月30日,WTO上诉机构已宣布维持之前对中国九种原材料出口政策的裁定,称中国“不公平地”限制了广泛用于钢铁、铝和化工产业的九种原材料的出口,或许正是这个裁定“鼓励”了欧美国家对稀土发难。
  实际上,在国际社会质疑的同时,国内企业的生存状况也因为稀土价格和销售市场的不稳定而逐渐恶化,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有限的松动方才开始。


  价格有限松动
  海关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底,2011年的稀土出口配额只使用了49%,“我们搜集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的出口配额使用量刚刚过半,从数据上看,配额指标过剩了。” 百川资讯稀土分析师杜帅兵告诉记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稀土配额已经满足了国外的需求,但业内一致的看法是,由于稀土价格上涨幅度过大,用户倾向选择替代品,需求减少。
  事实上,从2011年的整合力度看,除了当年第一批出口配额指标较2010年同期锐减外,当年国家主管部门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环保核查、清查超指标开采冶炼和整顿上,与出口配额相比,后两项对价格的冲击表现得更大。
  而国际买家纠结的还是价格。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稀土出口的价格与国内市场报价相差最大时能达到近10倍,这个价格并非国内卖家单独制定,其中包括了各种中间环节和管理成本,涉及到工信部、海关、环保部等多个管理部门。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稀土贸易商告诉记者,企业有了出口指标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随意出口,“这也和出口管理的大环境有关,收紧时,海关的出口限价会上涨,宽松时就会下降。”
  “不同的元素面对的情况也不同,以氧化铈为例,现在海关的限价是45美元/公斤,折合成人民币约26万元/吨,而国内的报价为10万元/吨,相比出口限价最高的2011年第三季度,降低了近70%。”上述贸易商对记者表示,从2011年12月开始,中国稀土出口政策在操作层面实际上是开始放松了,现在出口的综合报价普遍降低了40%以上。
  上述观点也得到稀土业界人士的赞同,此前南京稀土应用学会理事长王仲山就对记者表示,政策性出口停滞导致了超指标开采和走私屡禁不止,适当放开国际市场不仅有助于打破目前的市场僵局,也对中国稀土产业发展有利。
  杜帅兵认为,即便面临国外的压力,短期内调整出口政策的可能性不大,至少2012年不会出现根本性的改变,但有限的政策松动并非不可为,“毕竟我们有包括开采指标、环保核查、兼并重组等多种措施在总量上控制稀土产业的发展。”


  国内企业压力骤增
  在国外政府和企业不满中国稀土出口政策的同时,国内拥有出口权和潜在拥有出口权的企业也在担忧今年的出口低迷会影响到企业业绩。
  “今年的工作还没有展开,我们也不知道集团会制定怎样的销售目标。”2月13日,包钢稀土国贸公司的一位销售主管对记者表示,由于2012年稀土的价格依然延续了2011年下半年的颓势,已经完全打乱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
  由于环保核查未过关,包钢稀土至今尚未获得2012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额指标,不过,商务部已经预留了与2011年同样比例的指标量给包钢稀土。
  据记者了解,虽然主要稀土产品的报价基本维持在去年底的水平,但多位贸易商都向记者证实,实际的成交价格还在节节走低,以氧化铈为例,其报价都在10万元/吨上下徘徊,但真正的购买价格不到8万元/吨。
  不过,销售市场的低迷并没有让生产企业停下脚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江西、四川等省区的稀土生产企业了解到,多数因环保核查而停产的企业已经恢复生产,但由于2012年的指令性生产计划指标尚未公布,因此企业的生产基本停留在消化去年原材料的层面。
  多位企业家向记者表示,一旦确定今年的生产目标,如果销售市场依然没有起色,将危及企业的生存,“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联度很大,出口的问题直接关系国内企业的状况。”
  但2011年积压的大量产品对企业2012年的生存是个考验,江苏一位稀土专家对记者表示,2011年因为高价而超采的稀土产品最少需要3年时间来消化,而氧化铈、氧化镧可能要延续5年。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至12月份中国共出口氧化铈231.66吨,同比下降90.9%,但出口平均价格为99美元/公斤(相当于人民币60多万元一吨),同比增加504.6%。
  而今年在量价齐跌的情况下,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贸易商都希望已经陷于停滞的出口能出现起色,从而带动国内的市场走出低迷。但一个悖论是,在价格走低的时候,外商的订单却显得迟疑:少量的采购也只是在现货市场零星的补充库存,极少出现稳定的订单。


  争议内外供应差别
  在2009年美国对中国稀土政策发出警告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国内稀土界对此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稀土业内一直担忧美欧等国家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对中国的稀土出口政策发难。但随着2011年下半年出口配额的大幅增加,以及稀土价格高涨导致当年下半年中国稀土在全球范围内“滞销”,来自国外的压力较此前减少。
  “本来大家都以为没事了,因为2011年的出口配额指标与2010年基本持平,而且按照规划,2012年的稀土出口配额指标也不会少于2011年。”2月7日,中国稀土学会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这次欧盟的态度最坚决,主要原因是目前的稀土价格依然难以被外国企业接受,“这些国家发难的目的就是降低价格,而稀土价格和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针对欧美对稀土供应内外有别的指责,中国官方和业界一致否认。
  2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广州与中德企业家举行座谈。他在回答德国企业家有关中国稀土出口政策时强调,中国政府在处理稀土问题上对外国企业没有歧视,在保护环境和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在稀土的供应上,对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标准和数额是一致的,是同等政策对待的。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干勇、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筹备负责人、工信部材料司原副巡视员王彩凤等稀土业界权威也都指出,国外对中国稀土政策的指控不成立,中国并没有减少国际供应而增加国内供应。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