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矿山企业发展多元化经济的探索
——江苏银茂集团主辅业并举全面发展的启示
2009年08月19日 8:58 1207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倪 冈 杨智强
在进行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中,江苏银茂集团对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也量力涉入,先后进入木业、餐饮、宾馆业,拓宽了产业转型的路子。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是一个贫困县,林业发达,原始林和人工林有几百万公顷,长期以来当地无木材加工企业,只能卖初始原木,而原木处理下来的树皮枝杈,扔得到处都是,资源浪费十分严重。银茂集团领导在考察附近矿山时,看到了商机,经过调研,得到当地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从2008年初开始投入建设,仅用9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年产十万立方米的高密度板和低密度板木材加工基地。他们根据原料的条件还将准备生产复合板、钢琴板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深加工板,有效地带动当地林业的发展。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张文岳前来视察时,对项目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林业部门和当地政府积极支持该企业加大发展。辽宁省林业领导部门已把阜新银茂木业有限公司列为全省木材深加工龙头企业。银茂集团公司在抓有影响有远景的项目同时,还根据资金、人才的条件,先后开发了生物质项目,并在盱眙和南京建了酒店、宾馆,均已投入运营,解决了就业,服务了社会。
现在,江苏银茂集团基本形成了以矿业、高科技产业、木业服务业为三大板块的产业格局,实现了矿业、微电子、机械、生物质、木业、服务业多业并举的多元化经济结构,新的产业格局和多元化经济达到全面运作后,集团年产值将在现有基础上增长1―1.5倍,经济效益将增长2倍,企业的经济总量、产品结构档次、经营水平、经济效益等都将有一个质的提升。
江苏银茂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几点启示
矿山企业的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会因各地、各企业的不同情况而各异,但是在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中的一些共同点上,江苏银茂集团的一些做法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一是产业转型是企业自己的事,不能等、不能靠,更伸手要不到。等企业资源枯竭时再来转型已晚了。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只有自觉地、尽早尽快地转型,这才是上策。银茂集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谋划产业转型,21世纪初企业改制后更加快了产业转型的步伐,近10年来为选准项目,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带上精兵强将、专业科技人员,几乎跑遍大江南北。当企业有了一定积累,基本具备转型条件时,立即抓住机遇全面启动起来。正是多年来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创建的基础,银茂集团对去年金融危机也增强了抵御能力。
二是产业转型必须正确处理好主业发展与新产业转型的关系。集团领导层紧紧抓住矿产主业不放松,为产业转型夯实雄厚的物质基础。银茂产业转型比较成功,关键就在于他们有一个坚强而稳定的主业作后盾,主业强腰板就硬、底气就足,开发其他项目就有条件经受得起转型中的挫折,就可以早投入,早产出,早受益,全面壮大发展。
三是产业转型需要各类资源的组合,既需要懂得相关产业的人才,更需要相关产业的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管理经验。这对找准转型方向,选准转型项目,广络各类人才极为重要,同时要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科学整合各类资源,发挥各种资源的最大效能,确保产业转型的成功。银茂集团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重要,他们从国内国外、省内省外、企业内外广揽人才,并在股权配置、个人待遇、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利益分配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得各类人才安心、尽心、全心全力投身企业产业转型的探索事业中去。
四是产业转型是在做自己从未做过的事,不要怕挫折,要允许反复、允许失败,但失败所带来的损失必须控制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确保失败不损害企业大局,才可能使失败成为成功之母。银茂集团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调整结构时,曾有过几次失败,但他们重视总结从中吸取教训,同时把握好失败的尺度,准确把握和判断失败所带来损失的承受能力。
产业转型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有一个有远见,有思路,有魄力,有创新发展理念,敢于担当责任的领导团队。特别是团队的核心带头人做到这些更为重要。集团副董事长王方汉、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苏雷认为,对转型调整中的问题提倡充分讨论和争论,但对看准的事情就要力排众议,全力推动;对不解详情的人一些风言风语,要能大度听之,泰然处之,把事情做好,以事实和结果服人。银茂集团正是有这么一个领导团队,他们一切以企业大局和未来为重,以全体职工的利益为重,从而能凝聚人心、团结拼搏、共同奋进。正是有这样的领导班子,在主要领导人的带领下,银茂集团的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工作得以进行得有声有色、成绩卓著。
在未来的日子里,江苏银茂集团公司一定会践行科学发展观,把完善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和多元化经营的道路越走越宽,发展壮大,实现“百年企兴”的宏愿!
(作者均系原江苏省冶金企业协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