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整治 新能源电池有望上位

2012年02月09日 8:46 846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继稀土专项整治行动之后,主管部门再次针对有色行业环保问题再度出击,目标直指重金属污染的又一行业—铅蓄电池行业。2月7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贾明星曾透露,环保部近期将启动对铅蓄电池会后(再生铅)行业的专项环保核查行动。
  昨日,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环保整治只是一个开头,关于铅蓄电池行业的政策或许还会继续出台,且更多的行业内企业将面临出局,现有的3000多家企业中或有9成不达标。在进行行业整体洗牌后,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产业技术的升级,作为业内龙头,部分铅蓄电池和锂电池上市公司的未来前景被市场看好。
  多因素致铅蓄电池行业
  环保问题凸显
  据记者了解,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已经基本形成了体系并呈现较快速的发展趋势,在环保问题中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目前,我国对铅烟、铅尘、硫酸雾和水的处理方法和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各大、中型的铅酸蓄电池厂家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更新工艺设备。
  “目前很多的铅酸蓄电池企业已经采用了环保高效率的滤筒式除尘器替代静电除尘器,采用湿式除尘器净化铅烟,采用湍球式酸雾净化塔进行硫酸雾吸收处理,对含铅酸废水絮凝反应处理,从技术上消除或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生产作业环境不断改善,多数大、中型生产企业做到了清洁生产,有一部分通过了国家环境体系认证。”上述行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但他继续表示,“但由于下列原因,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数量众多的部分中型及小型企业生产过程的污染问题严重:生产厂家繁多、规模小,污染较严重、品质参差不齐,一些不具备环保条件的作坊式工厂一哄而上,约四分之一的企业未经环保审批擅自选址建设,污染防治设施不配套,生产没有在严格的环保措施和工业安全卫生条件下进行,对操作者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生产许可证制度没有严把清洁生产、环保设施达标这一关口。”
  据记者从侧面了解,虽然我国自2005年实行了生产许可证制度,但由于在审批和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并没有真正促使生产企业实现清洁生产,许多不达标厂家都转为合法化(目前发证企业已达930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与环保相关的法律还存在许多不完善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针对污染企业,环保等部门罚款数额是有限的,无法与企业污染造成的社会损失相提并论。
  另外,国家没有指定保护大、中型蓄电池厂家的政策,且当地环保部门也属于对小型蓄电池厂家的管理,只重视对大中型企业的监管,致使大中型企业排污费、监测费、“三同时”评价费等等负担沉重。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