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稀土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揭晓

2012年01月30日 9:54 621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由中国稀土信息中心和全国稀土信息网主办,中国稀土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稀土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稀土信息》、《稀土》、《稀土市场》、《China Rare Earth Information》、“中国稀土网站”等媒体协办的评选“2011年中国稀土十大科技新闻”日前揭晓。此次入选的稀土十大科技新闻是从2011年各主流媒体报道的、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100余件候选的稀土科技新闻中经投票选出的。
  1、“稀土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组装及构效关系研究”项目获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教育部推荐的由北京大学严纯华、张亚文、孙聆东、高松完成的“稀土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组装及构效关系研究”项目获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稀土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组装及构效关系研究”项目针对稀土功能材料的结构复杂多变、合成控制难等问题,充分利用纳米材料表界面相对于体相材料活性高、易于受配位作用影响和调变,发展了基于配位化学作用准确控制功能纳米晶结构、性质和组装的方法,系统开展了稀土纳米发光和有序介孔催化材料的结构和微结构、表面和界面、组装控制研究,深化了对稀土功能材料结构与性能关联规律的认识,通过材料的结构/微结构及表面调控,有效地拓展了稀土功能材料的性质,体现了纳米结构材料的优势,对稀土功能纳米和有序介孔材料的可控制备、功能调控和应用探索有创造性贡献。
  该项目十年来围绕稀土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组装及构效关系研究,系统发表SCI收录论文129篇,其中在影响因子大于3的国际期刊如《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等上发表论文62篇。
  2、“用于激光显示Nd:GdVO4和LBO晶体工程技术开发研究”通过验收
  2011年10月19日,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组织专家在福州召开“用于激光显示Nd:GdVO4和LBO晶体工程技术开发研究”项目验收会,该项目是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的重点项目课题,由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林文雄、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吴少凡共同主持完成。
  在审阅了课题有关材料,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汇报,考察了现场后,专家组认为,该课题全面完成了合同书规定的各项任务,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该课题面向激光显示领域应用,在新一代激光显示技术工程化开发中,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它突破了低成本Nd:YVO4、Nd:GdVO4激光晶体和LBO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与器件工程化技术,实现晶体器件年产1万支批量化生产能力,晶体生长、定向、切割、粗磨、精抛和镀膜的综合成品率超过90%;解决了大尺寸晶体光学均匀性、掺杂浓度的一致性、晶体元器件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问题,生产出掺杂浓度为0.5%、0.3%、0.1%的Nd:YVO4、Nd:GdVO4激光晶体,多波段光学膜损伤阈值达、角度切割误差等关键技术指标实现了较大突破,满足激光显示技术工程产业化要求。
  课题实施期间,申请发明专利5件,培养3位博士、6位硕士,并研究制定了相关国家标准。
  3、“高效节能荧光灯用的高性能、低成本稀土荧光粉产业技术”成果通过鉴定
  2011年6月14日,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了由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稀有金属科技公司完成的“高效节能荧光灯用的高性能、低成本稀土荧光粉产业技术”新产品鉴定验收会。该项目分别对三基色红粉、蓝粉和绿粉进行了原材料的选择、原料的混料方式、合成工艺、后处理工艺、生产稳定性以及荧光粉的应用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套从原料到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技术。该三基色荧光粉应用于不同形状、不同功率的6500k白光荧光灯,其光通维持率高,发光亮度高,热稳定性好,光效超过了节能灯的国家一级能效标准,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4、“用于均相FRET检测的纳米稀土荧光生物标记材料的研制”通过评审
  2011年9月27日,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陈学元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用于均相FRET检测的纳米稀土荧光生物标记材料的研制”通过专家评审。在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汇报后,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处于国际前沿领域,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系统地开展了新型纳米稀土荧光生物标记材料的制备、表面修饰、生物偶联、光谱性质以及生物应用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1)研制了一类新颖的稀土发光纳米材料;(2)研制出一种集上转换+下转换+磁共振成像于一体的多功能荧光标记材料,实现了Eu3+离子双模式发光,可成为一类有应用前景的磁/光双模标记材料。(3)开发了基于稀土掺杂的半导体纳米荧光标记材料的专利技术。
  目研究成果已在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Small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9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7论文3篇,大于3论文11篇,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10件。
  5 、我国镍氢电池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
  2011年3月19日,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夏保佳、南京大学教授范以宁、东南大学教授孙岳明、南京航空大学教授张校刚等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的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车用高能动力镍氢电池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进行了验收。
  验收报告显示,该公司掌握了大型动力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组管理系统及动力电源系统产品的核心技术,完成多个系列(混合动力汽车用、高速机车用、电动运载工具用、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用、电力电站用)20多种动力镍氢电池产品及车用动力电源总成产品的研制开发,共申请专利37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5项;完成产品标准5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6篇;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所有产品已经过国家863检测基地的认证,通过了国家科技成果鉴定,其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验收专家组认为,春兰“车用高能动力镍氢电池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项目的研究体现了中国车用动力电源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11年8月,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电源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德朗能公司、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山东理工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对淄博齐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高性能镍氢动力电容电池”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该项目主要在安全性、充电速度、使用寿命三方面实现重要突破。该电池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池爆燃的问题,是当今最为安全的电源;电容电池5至10分钟快速充电,大巴车可行驶50至60公里,是公交车最为合适的理想电源;浅充浅放,充放电次数可达到一万次以上,城市公交车可行驶50万公里。
  专家组认为:该产品实用性强、创新性突出,在电容与电池内联结合上,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动力电源。
  6、“垂直轴无铁芯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的联合研究”项目填补国内空白
  2011年9月17日,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垂直轴无铁芯稀土永磁风力发电机的联合研究”项目,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组织的全国风电专家的鉴定和验收。
  垂直轴无铁芯稀土永磁风力发电项目是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国际合作,利用日本几十年中积累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研究开发成果,进行再研发,在发电机结构、磁石列阵结构和提高气隙磁密度利用率上有多项创新,取得工艺、技术、专用设备专利72项,掌握了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鉴定专家组认为,这一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可增加全国50%的风能利用范围,节约大量的矽钢片等资源,对我国小型风电产业的发展以及风能这种绿色环保新能源的广泛利用具有战略意义。
  7、白光LED用稀土荧光粉国产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科技部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白光LED荧光粉产业化关键技术”和“高端应用稀土荧光粉及其规模化制备技术”等课题资助下,通过自主创新,在白光LED荧光粉的产业化制备技术、装备和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共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3项(授权12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4族13项,目前已在美国、韩国、日本获得授权4项,核心专利获得第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和2010年度百件优秀中国专利称号。
  2011年,有研稀土具有知识产权的黄色、绿色荧光粉以及氮化物红色荧光粉销售量快速增长,所产白光LED荧光粉的粒度、光效和稳定性等关键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化封装光效大于120 lm/W(Ra﹥8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居国内品牌第一、国际品牌第三,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半导体照明及液晶显示背光源用关键材料的国产化进程。
  8、“世界稀土行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2011年11月21日,包头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的“世界稀土行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该平台可覆盖目前世界上42个国家和地区的稀土及相关专利文摘数据,其中,中国、美国、欧洲专利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收录专利全文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