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零广告”春晚:少赚6亿
2012年01月26日 21:4 200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其他舆情
不往年味儿里掺钱味儿
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3日淩晨在《天下一家》的歌声中结束。“睁着眼睛找了4个多小时,愣是没找到一个广告,这算是最纯净的春晚了”。没有植入式广告、没有来电贺喜的央视春晚,让无数想“吐槽”的网友不得不承认,春晚改革的第一仗,打得很漂亮。
少了广告多了观众赞许
倒计时冠名、植入广告、插播广告,使一台原本欢快、祥和的春晚增加了不少商业味道,因此,春晚在给老百姓带来欢乐的同时,也饱受诟病。龙年春晚,广告少了,年味浓了,真正回归了百姓大联欢,呈现出一台纯粹的春晚。
“以前央视被批评是广告里插播春晚,今年确实很纯净,没有广告。”网友“白衣少年的梦”称,4个小时里没有看到贺电、短信互动、各种广告,零点倒计时也没有冠名。
从1983年首届春晚算起,22日播出的央视龙年春晚正好是第三十届。上海市民张继东告诉记者,他看过几乎所有的央视春晚,对近几届春晚广告越来越多曾颇有微词,“节目中经常给衣服上LOGO特写,给赞助企业的老板特写,演员拎着广告产品上场,就像盛筵上看到一只苍蝇,会让食客倒胃口。”张继东评价称,今年春晚很纯粹,就是让观众高兴,连举办了多年的“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评选”活动也取消了,央视春晚“钱味儿淡了,年味儿浓了”。
每年必看春晚的武汉市民殷阿姨说,减少广告符合观众的心声,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呈现春晚,体现了以人为本,民生和谐的主旋律。广告减少意味着商业收入的减少,但让春晚回归服务百姓的根本,使春晚更连贯,更紧凑,信息量更大。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王大犇认为,没有了植入广告、插播广告,节目更加具有连贯性,是真正地从群众需求出发。
更有网友给央视算了一笔经济账:在2011年的兔年春晚中,仅春晚零点报时和“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冠名这两个广告就吸金近2亿元,再加上其他各种各样的硬广告和植入式广告,总收入超过6亿元,真正是“春晚一刻值千金”。而龙年春晚“零广告”,单以去年的价格估算,这个创新就令央视至少损失6.5亿元。
向广告说不小成本制作春晚盛行
央视春晚导演哈文曾明确表态,龙年春晚拒绝任何形式的广告,这将是一台由央视自己掏钱办的春晚。有网友调侃称,刘谦在表演魔术时咬了一口苹果,这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就是整个央视春晚最大的、也是最无痕迹的植入式广告,央视应当提前和苹果公司谈好价格,没收钱太可惜了。
而据上海知名广告人徐涌称,“春晚广告”其实并未销声匿迹。在春晚播出前後,央视均留出了广告时段,其中“春节贺岁套”的广告标底1.15亿元,再加上郎酒集团以8699万元夺标的《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联合特约冠名,收入仍是可观,但比往年确实减少了许多。“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接地气的春晚将会赢得更多的观众,更多的民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央视春晚是成功的。”
一位专业人士透露,根据央视1号演播厅的规模以及如此绚丽的LED效果,保守估计花费也将高达1.5亿元左右。如果不是有强大经济基础支撑的央视,很难想象这台晚会的主办方居然会拒绝广告。
在央视春晚“向广告说不”之後,部分卫视也试图推出“小成本”春晚,尽量避免广告污染与“烧钱”并举的老套路。从1月17日至28日期间,湖南、安徽、天津、江苏、北京、广东、上海等地有多台春节联欢晚会精彩上演。当然,敢选择与央视春晚PK的为数不多,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今年选择在安徽卫视继续“死磕”春晚,广东卫视的春晚也同样在除夕夜直播。
业内人士透露,各地春晚走“节俭路线”自有奇招,主要包括将直播改为录播,将植入广告改为片头片尾插播广告,鼓励广告商参与慈善捐助等方式,将钱尽量用在刀刃上。宁夏卫视、上海第一财经频道将联合推出的“财神到”春晚,北京、上海等地相继推出的动漫春晚、洋春晚等,均是以民众自娱自乐为主的晚会,大大节省了邀请明星的开支。
“财神到”春晚相关项目负责人李菁对记者说:“与那些比拼视觉冲击力的华丽春晚相比,‘财神到’春晚的性价比很高,观众所获实惠也多。晚会试图在欧美经济形势不太明朗的情况下,身体力行引导中国观众合理管理财富,倡导经济实惠型的生活方式。”
业内人士分析,以往各地卫视春晚的成本中,大腕出场费、高科技舞美、多点直播等投入占相当大的比例。如果在这几项上节省开支,并合理利用网际网路效应,则完全可以办出经济实惠型的小成本春晚。
专家称,淡化“钱味”,让“年味”回归,人们对春晚的态度彰显了中国民众正在从文化自觉,迈向文化自信、自强的心理路径。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