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业:标本兼治是正道

2012年01月20日 19:4 210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舆情聚焦

  据南方日报报道,日前,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杜江寨村遭倾倒6万多吨印染污泥一案已告破。5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污染环境罪被高明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这也是 新刑法“污染环境罪”在该地区的首次适用,敲响了国家重拳治理环境污染的警钟。
  有印染就会有污水。目前污水治理的方法已有许多,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污泥的治理要比污水治理复杂得多,治理难度也较大。高明区的污泥事件,让印染行业再次绷紧了神 经。
  我国印染行业一年要产生多少污泥,目前还没有一个精确的统计。据估算大概在几百万吨。这么多的污泥,一下子处理掉的确有困难:一是污泥处理远比污水困难;二是污泥 处理投入大,技术难题多。去年,中国环境高技术协会在北京举办“全国印染行业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置技术研讨会”,重点探讨了提高印染行业污水处理水平,降低水耗,减少污 水外排,加强印染污水的循环利用和污水回用、深度处理、污泥处置技术等课题。与会专家认为,目前,我国污泥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即在目前还不能做 到污泥无害化的情况下,应当积极的寻找减少污泥产生的方法,并且研究实现其可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变害为利。
  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记者了解到,浙江真爱毯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先进的“深井曝气”工艺和设备,成功实现污泥减半的目标。该公司以生产拉舍尔毛毯为主业, 按照传统工艺,毛毯在印花、印染过程中需加石灰、硫酸亚铵等化学原料,这些化工原料沉淀后变成污泥,极易造成二次污染。该公司与上海环保学院合作,在2010年投资800多万 元,成功地研发出国内领先的深井曝气工艺。据了解,该工艺引进日本先进污水处理工艺,有占地面积小、运行费低、产生污泥少等特点,可直接处理高浓度废水,且不受气温变 化等影响。与普通曝气法相比,深井曝气工艺减少污泥近一半,1吨废水的处理成本比原来降低了1.2元,经济效益可观。深井曝气(即超深水曝气)工艺是采用生物处理为主、物化 处理为辅的工艺技术,在地下的深井中作为曝气池,进行活性污泥处理。曝气池由下降管及上升管组成,将废水和污泥引入下降管,在井内循环,空气注入下降管,混合液则由上 升管排至固液分离装置。该工艺最大的特点是曝气池深度大,溶解氧浓度高,氧化能力极强,可快速高效地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CO2、H2O及其他无机物,变有害为无害。 另外,污泥部分可通过污泥回流泵回入深井,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浓缩脱水后进入下一个循环处理,如制造工业水泥等建筑材料。
  据有关报道,中国建材集团下属杭州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绍兴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去年成功探索出污泥制备生态水泥新课题。2011年上半年,该公司利用干法新生产线 已经“吃掉”附近印染企业排放的污泥9000多吨,成为绍兴地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新亮点。据了解,污泥制备生态水泥技术是将湿污泥与生料石灰石按比例搅拌均化后, 经高温锻烧,使熟料中碱性气体与污泥中的酸性物质有效“中和”,充分消除了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有害物质。污泥中的无机成分可代替部分生料,同时污泥中的热值也在熟料锻 烧中得到有效利用,因此降低了相应的煤耗,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被提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在我国印染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将实行更加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记者了解到,近日,已 有多个省市出台印染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地方标准,进一步提高印染企业污水排放门槛。如福建省出台的《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就规定,到2013年6月1日之前,印染企 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COD(化学耗氧量)为100mg/L,之后要达到50mg/L,其他的指标都要下降50%以上。绍兴县对排放不达标的印染业一律实行末位淘汰制。当地相关部门根据每 10天的进管污水COD浓度平均值排名,进管污水浓度最高的未达标企业将被关停。目前,印染行业所处的平均利润率也已是纺织行业中最低的一个行业,所面临的设备改造和环境治 理的压力也最大。生存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场“生死时速”的考验。立于“危墙”之下的我国印染行业,唯有积极应对环保压力,提高自身科技治污水平,标本兼治,既重视污水处 理,又对污泥的用途、减量有所建树,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