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锌:2012,春华秋实
2012年01月04日 9:50 4009次浏览 来源: 方正期货研究所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王鸿雁
2011年是非比寻常的一年。海外市场,欧债美债“债债紧逼”。国内方面,楼市股市“市市不顺”。行业层面,电荒钱荒“惊慌失措”。在如此背景下,沪锌年度跌幅将近25%,那么,即将到来的2012,这个玛雅人预言中的世界末日年,沪锌是否仍会跌跌不休?
父债子还,欧债无解
欧债本质上就是一个“父债子还”的问题,只有身处危机中的国家愿意牺牲目前的高福利生活才能最终解决,由于要过上节衣缩食的日子,各国目前难以统一意见,这也导致了欧债问题迟迟难解。统计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德、法、意、希、西、葡、爱七国本金到期债务量高达10943.98亿欧元,各国面临严峻挑战。因此,2012年欧债仍然是金属市场最大利空。2011年锌价的几次狂泻仍然历历在目,若欧盟各国仍无法达成解决的终极方案,市场信心将再一次遭受重创。
库存高企
截止到2011年12月30日,LME库存82.17万吨,上期所库存36.4万吨,两市库存重回历史高位。另外,锌价持续低迷,冶炼企业日子难过,“金九银十”不再,锌市投机气氛也不浓烈,料国家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任何收储行动,加上全球锌市依然供大于求,锌去库存化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总体来看,高企的库存将会长期压制锌价。
需求减弱,行业或受整顿
从锌的初级消费来看,2011年1-11月我国镀锌板产量2900万吨,同比增长17.6%,但较2010年近40%的增幅出现了显著的下滑;压铸锌合金均价目前处在16000下方,再次逼近2011年10月份的低点,而沿海地区的压铸企业受到人民币升值和欧美需求减弱的双重打压,经营状况普遍不理想。氧化锌领域也是回落明显,国内开工率只有6成左右,由于春节临近,企业资金紧张,订单减少,预计开工率在2012年初仍不会有大的起色。
而从锌的终端消费来看,房地产,建筑,汽车及家电行业都不约而同的出现了增速下滑。房地产施工面积自2010年4月份以来首次出现同比增速为负,主要国家领导多次强调2012年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由于财政刺激力度放缓,动车事故等原因,2011年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3%,较去年同期下降10.6%;在经历了限购,购置税优惠取消等政策后,汽车行业整体产销量同比增速大幅下降;家电行业随着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刺激政策的到期,目前只有约8成的产能在运转,行业整体正在去库存化。
2011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九部门联合发起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全国性铅酸蓄电池专项大整治。整治过后,全国仅13%的企业正常生产。如此严厉的整顿会不会向镀锌行业转移?从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非常之大,最新报道河南新乡90%的电镀企业已被关闭,而“十二五”有色金属规划中也把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放在重要位置。镀锌是锌的最重要应用领域,占比接近一半,一旦受到严格整治,将会极大地消减锌的需求。
商品属性回归,成本支撑
从2011年国内现货市场来看,冶炼厂普遍惜售,而下游企业则按需采购,往年的春节备货行情也不复存在,交易活跃度下滑明显。目前,市场普遍认可的锌成本价在16000附近,而国内锌期现价格均位于15000下方,在此价位上得到了市场各方的认可,现货一直维持对期货平水或升水,估值因素加上成本支撑,在这个层面上,我们认为,锌价进一步下探的空间有限。
金融属性退化,全球货币或仍将宽松
2011年下半年,美联储宣布推出“扭转操作”代替大众预期的QE3,伦锌跌破2000,过去两年间涨幅大幅超越实体经济复苏步伐的金属终于展开了“商品属性回归,金融属性退化”的痛苦历程。然而,在不容乐观的全球宏观经济背景下,美联储已经明示市场零利率政策将继续保持到2013年年中不变,欧洲央行2011年已经两次下调利率,2012年可能继续降息,中国、巴西、印尼等国也紧跟发达国家脚步,货币政策转向明显。全球新一轮的变相货币宽松或在2012年推出,虽然无法改变疲弱的金属基本面,但仍将有力的提振目前徘徊不前的金属市场。
综上所述,2012年沪锌或仍将保持弱势,但下跌幅度有限。在欧债系统性风险释放,美国经济确定性增长,库存明显减少,全球降息或降准,国内保障房建设带来的周期性需求回暖等因素下,沪锌或会有阶段性反弹行情,时间点或在2012年二、三季度。我们预计2012年沪锌运行区间为13000-18000元/吨。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