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康花血铅事件”悬而未决
2011年12月31日 10:51 11509次浏览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分类: 铅锌资讯
“国家9部委联合整治铅酸蓄电池行业是尊重科学、尊重历史的。我作为行业内的专家切身感受到‘九龙治铅’让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了,行业内的企业也纷纷走清洁化生产的道路,并不断提升技术进步、改造环保设备,行业正走向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国内著名铅酸蓄电池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陈红雨博士日前在天津召开的主题为“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规,促进铅酸蓄电池产业持续发展”的环保高峰论坛上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独家采访时以审慎乐观的态度向记者讲述了他的观点。在会议现场,与会者除了高度关注未来产业的发展之外,“谁是上海康花血铅事件的真正元凶”的问题则成为现场每个人挥之不去的疑云。
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铅酸蓄电池分会徐红副秘书长介绍,此次会议,来自行业内外的4名专家就相关的环保法规、即将出台的准入制度、环境指南、清洁化生产、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大气、土壤等问题做了精彩报告。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规,促进铅酸蓄电池产业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大家也希望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尽快公布调查结果,给公众一个科学的认知,也给产业营造更加明确的发展环境。
至于当前国内民众最为关心的“上海康花血铅事件”的调查报告等问题,与会专家也从各自擅长的领域予以了剖析,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赞同。“我们行业希望尽快公布调查结果,给行业龙头企业一个公正的结果……”江西省忆力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徐异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此次由20多位专家组成的独立专家调查机构的高度认同。
据了解,10月上旬,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铅酸蓄电池分会组建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赴上海浦东新区进行调查,并形成了一份《康花新村血铅事件溯源调查报告》,递交包括工信部、环保部等在内的相关部门。
专家组组长原国家环境科学院副院长夏青先生表示,经调查,上海江森难以造成与其相距600米的康花新村血铅事件。根据铅酸蓄电池企业必须执行的15项环保法规标准,上海江森是遵守中国环保法规的企业。2006年至2011年多次厂界铅浓度测定值稳定,均低于国家标准一个数量级。
上海环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小平告诉记者,此次调查样品都拿到独立的检验机构广东省绿色产品认证检测中心检测,结果对康硕厂内土壤监测显示,该地块总铅的含量为1058.9mg/kg,是当前国家标准3倍多,是即将出台国家标准的10倍;总锌的含量为3782.5mg/kg,为当前国家标准的15倍多。说明“该地块曾经有过强烈的涉铅和涉锌活动”。“比如在拆解回收废物,烧电线回收铜,而铅因为熔点低而挥发了。”
记者了解到,在验证江森与血铅事件无必然关联之后,专家组的报告明确指出:“在诸多的铅污染源中,距血铅事件集中发生地康花新村最近处仅20米的上海康硕废旧物资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硕)极可能是造成此次儿童血铅事件的元凶。”
针对专家组的结论,近期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上海发布”称,上海高度重视浦东康桥地区部分儿童血铅超标现象。上海市环保局表示,权威专家组依法开展的独立调查仍在加紧进行。上海相关部门将根据求实为本、公开透明原则,公布最终调查结果,依法严厉处罚涉铅污染源与责任单位。
针对上海方面的消息,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能源动力高级沟通经理于丹女士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独家采访时回答道:“我们江森对自己的环保能力有自信,至于上海方面具体调查数据,我们静观政府发布的调查结果……”
看来,一场关系到铅酸蓄电池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以及政府作为的较量正在进行着,答案还不得而知。而更多的网友希望尽快公布调查结果,还原事实真相,否则就像危机公关的事件周期效应一样,危机事件过去两周,事件的关注度就会下降,而一旦跨年,那么,舆论对于“元凶”的谴责就真的“神马都是浮云”了。人们希望尽快公布调查结果,尽快将血铅事件的元凶绳之以法。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