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2011“变脸”: “大涨大跌”的背后

2011年12月30日 16:11 663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2011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终大盘点

  (一)稀土价格过山车·从“直击云霄”到“坠入谷底”
  今年上半年,稀土产品价格快速攀升,从年初一路狂飙。稀土氧化物以及稀土精矿涨幅均超过200%。进入5月以来稀土价格继续上扬,在不到半年时间内,稀土产品的价格上涨了5-10倍。6、7月的价格与年初相比,轻稀土产品价格一般上涨了三倍以上,中重稀土产品价格上涨了五倍。然而7月下旬起,稀土价格风雨突变,开始出现波动,进入第三季度,稀土市场下游订单比二季度缩水近半,而且下游企业2/3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在近3个月稀土价格累计跌幅已经高达30%-50%。进入12月,稀土价格并未结束自三季度以来的下行颓势。
  面对目前稀土价格的大涨大跌,有专家表示,这与产业发展现状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上半年政策利好,很多炒家开始借机囤货,所以导致稀土价格一路飙涨。但进入下半年,稀土价格一蹶不振。一方面,不少温商在前期暴涨的时候,屯了很多非法矿,国家措施越来越严厉,加之经济环境不好,炒家资金风险压力不断加大,他们便马上放货;另一方面,成本压力大增,下游市场需求萎缩,不少稀土下游厂商停产或寻找替代品。


  (二)稀土出口额“变脸”·从“一吨难求”到“无人问津”
  从“一吨难求”到“无人问津”,稀土出口额“变脸”的速度比价格还快。0到50万,再到0的价格曲线,充分勾勒出行业的景气。上半年被爆炒的稀土出口配额,年末居然出现了超过万吨的过剩场面。
  稀土出口配额曾是国内乃至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从2010年开始,由于供不应求、价格飞涨,每次有关“中国出口配额将下降”的消息都成为价格炒作的有效工具。
  配额原本只是企业的出口资质,本身不具备交易属性。但在当时或热烈或恐慌的氛围中,出口订单蜂拥而至,大量企业由于没有配额而无法正常发货,只能采取购买的方式予以解决。据媒体报道,在最顶峰的4月,一吨出口配额被爆炒至40-50万元的天价,与出口的稀土产品价格本身已经持平。
  另一方面,虽然商务部公布今年全年的稀土出口配额比2010年增加了5904吨,但“稀土企业半年已用完全年配额”的消息依然不绝于耳。
  戏剧性的是,由于价格泡沫过大,7月以来,全行业囤积的巨量库存如倾斜的堰塞湖一样,连续冲击现货市场。稀土价格掉头向下,跌幅最大的品种价格被“腰斩”,迄今未有起色。暴涨复暴跌的动荡行情加上国际经济环境低迷,国外的下游企业也开始凭借前期累积的库存持续观望,买涨不买跌。出口订单受到明显影响,出口量急速下滑。这也是配额从“一吨难求”到“无人问津”的根本原因。


  *商务部公布2012年首批稀土出口配额/ShowNews1.aspx?id=226039
  *商务部2011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额公布/ShowNews1.aspx?id=193728


  (三)稀土黑色链条·走私猖獗、唯利是图
  面对目前稀土价格的大涨大跌,有专家表示,这与产业发展现状有着密切的关系。
  广东海关1-10月查获稀土走私案件6起,案值118万多元;江苏查获稀土走私案件两起,案值450余万元;另处理行政处罚案件1起,案值1931万元。
  开采乱、出口乱、应用乱、价格乱,成为目前国内稀土暴涨暴跌的幕后黑手。目前私采滥挖依旧严重。以2010年为例, 根据五矿商会的数据,当年中国生产各类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为11.89万吨,超过了当年全球产量的96%,但是国内消费量只有8.7万吨。这只是官方的统计数据,江西一家大型稀土冶炼企业的高层指出,去年国内实际产量远远高于11.89万吨,可能在20万吨左右。除了国内消费了8.7万吨外,其他稀土除了库存以外,大部分都是以各种形式出口了。数据显示,江西2011年稀土开采指令性指标为9000吨,但实际年产达4万-5万吨。
  中国稀土产量占到全球95%以上,而日本又是除中国以外国际上稀土需求量最大的国家,那么,日本的稀土从何而来?走私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现在国外价格高而国内价格低,这很容易造成走私。”
  美国同样如此。国内一位稀土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本报:“每年走私到美国的稀土最多,有很多美国稀土买家来到中国。他们也不买,但是最后美国也不缺稀土,只能是走私过去的。”
  根据国家发改委内部通报的数据,2008年国际上从中国走私的稀土数量高达2万吨左右。今年以来,伴随稀土价格的大幅飙升,走私的情况变得愈加猖獗。


  *用不完的稀土出口配额背后:猖獗走私 /ShowNews1.aspx?id=222034


  (四)稀土环境治理初显效·荒山见绿色
  随着首批环保公示名单出炉,商务部将2012年出口配额指标与环保挂钩,以利益为纽带的配额重新分配也将影响各个企业的发展。如江苏江阴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等16家稀土企业(其中冶炼分离企业10家、金属冶炼及综合利用企业6家)已通过首批稀土行业环保核查,并在环保部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稀土通过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打击了非法开采、违规违法生产行为,遏制了超控制指标开采、超计划、无计划生产现象,制止了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行为,防范并打击了非法出口走私行为,较好地维护了稀土行业秩序。


  附: 稀土企业名单
  
序号 企业名称 企业性质
  1 江阴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江苏) 冶炼分离
  2 宜兴新威利成稀土有限公司(江苏) 冶炼分离
  3 宜兴市长江稀土冶炼厂(江苏) 冶炼分离
  4 赣县红金稀土有限公司(江西) 冶炼分离
  5 江西明达功能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冶炼分离
  6 定南大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江西) 冶炼分离
  7 四川乐山锐丰冶金有限公司(四川) 冶炼分离
  8 乐山盛和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冶炼分离
  9 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福建) 冶炼分离
  10 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冶炼分离、金属
  11 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金属
  12 赣州科力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西) 金属
  13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金属
  14 锦州坤宏新材料实业有限公司(辽宁) 金属
  15 乐山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金属
  16 赣州力赛科新技术有限公司(江西) 综合利用


  *荒山见绿色·稀土“多龙治水”初显效/ShowNews1.aspx?id=225424
  *包钢稀土意外“落选”首批稀土出口企业名单/ShowNews1.aspx?id=225473


  (五)稀土大整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稀土业整合因此日渐深入人心,包括限制出口量及开采量、行业兼并重组、环保、资源税等一系列行业整治措施陆续出台,负责整合的主管方,也由少数行业协会及相关部委上升至国务院。稀土新“国22条”就稀土开采、加工冶炼、出口配额、资源税、环保、行业准入原则等均列出指导意见,并明确将稀土整合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用4-5年时间将稀土行业整顿成“持续健康发展的行业”。
  中国的稀土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从中央企业的业务工作来看,并没有一家独大,在资本市场反应很好,从现在的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来看,对于中央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稀土行业面临着的是一个有序整合的过程。
  不论央企、国企,还是民企,重点都不应该只停留在矿山资源的争夺上,稀土产业链的深加工也值得我们重视,企业可以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稀土产业链下游发展上。如何提高稀土利用率、加大稀土产品的附加值,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重点  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稀土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检查的通知》,涉及“稀土矿山开采、生产、环保、出口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