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村民举报污染被威胁扣低保
2011年12月21日 9:42 225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舆情综述
因不堪忍受某制药企业的污染,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一些乡镇农民将按着他们手印的举报信寄给环保部以及媒体。据村民们反映,媒体报道后,污染问题非但没有得到任何整改,反而每个按了手印的举报人都受到地方政府警告:“再胡说,就扣你们低保”(12月20日《法制日报》)。
“举报污染被威胁扣低保”,当然是令人出离愤怒的荒唐事。但我对此持“有保留的愤怒”态度。因为其一,村民们反映的这一情节是否属实,目前尚待调查澄清;其二,即使这一情节属实,进行威胁的官员是否已经与负责发放低保的有关部门做好了沟通,真的要扣低保?也还缺乏充足的证据。
“有保留的愤怒”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但保持必要的客观冷静,或许更容易找到事情的本质所在。媒体记者实地采访听到看到的是:“制药厂污染问题没有一点改变”,从巴彦淖尔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口以及某制药厂泵房等4地提取水样,检测结果均远远超标;同时,药厂周围村民不堪忍受污染,纷纷期望搬迁。可见,尽管有村民的反映和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制药企业的污染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才是问题的本质。而“村民举报污染被官员威胁扣低保”,只是这一基本事实中一个典型的情节。那么,这一“情节”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启示一,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明细的考核标准。构建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既定国策,而这一政策在实践中能否得到真正的落实,目前来看,关键还在于有关政府部门。正如村民所转述的官员的话:“这些事你们农民管不了,报社也管不了。”那么就要求“管得了”的有关政府部门拿出决心和治理力度,更要求它的主管和上级政府制定出严格明细的考核标准。
启示二,实现依法行政需要有效的外在监督。污染要不要治理,生态要不要保护?这在理论和舆论上都已没有争论的余地。可问题是,为什么污染治理乏力的情况还屡屡出现?缺乏有力的外在监督,可能是问题的关键。向媒体反映问题的村民被威胁扣低保,恰恰反证了监督的力量。如果人大、政协、新闻媒体都来发挥监督作用,检察机关也切实加大法律监督力度,相信上述“威胁者”们就会收敛很多。
启示三,治理环境污染要让人们看到实效。至此,我们对“举报污染被威胁扣低保”这样有点极端的“情节宣传”依然持保留态度,但问题是,如果群众反映的问题总是得不到切实解决,相信此类的“情节”必然越来越多,并且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相信。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