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康菲石油鬼扯 只怕有关部门沉默

2011年12月20日 8:44 174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舆情聚焦   作者:

  12月16日,康菲石油中国公司表示,基本没有证据显示渤海湾漏油事故对环境产生了影响。(见今日本报B10版)这通言论,是在107位中国渔民向该公司提起诉讼的3天后发布的。
  对于康菲,从今年6月,我们早已从渤海漏油事件的一系列后续中领教了其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起初,他们宣称污染面积只有几百平方米,实际上当时污染面积已达几百平方公里,截至9月,溢油事故累计已造成5500多平方公里海水污染;后来,在国家海洋局的严厉督促下,声称漏油情况已得到控制,在被央视记者揭穿事实后,居然狂言:我们就是在骗你们!再后来,又公然发布了“未造成污染”这样厚颜无耻的鬼话。
  恶行后的斑斑劣迹,让康菲在中国的民间已经彻底丧失了所谓声誉。时至今日,康菲放出什么样跳梁小丑式的奇谈怪论都不新鲜,我们真正关心的是:这样一家所谓极具实力的大企业,据称在国际上极其重视生产安全,为何到了中国,就任意妄行、厚颜狂妄到了如此程度?而我们的法律和相关部门,就真的只能听之任之却拿不出严厉的处罚办法吗?
  我们有必要对渤海漏油事件的处理进行简单梳理——
  6月4日,康菲负责的渤海湾蓬莱19-3号油田漏油;7月6日,康菲中国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此时距事故发生已经月余。
  随即,损失惨重的河北、山东等多地渔民开始为索赔奔走,但涉及到天津海事法院、青岛海事法院等都因“证据不足”不予受理,或者干脆不给任何回复。12月13日,河北乐亭的107户渔民在天津海事法院再次正式起诉康菲,要求赔偿经济损失4.9亿余元。
  这期间,康菲公司声称漏油情况已得到控制,监管部门未经过全面评估和核实,就轻率地接受这一结论。
  从这一简单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民间的索赔从未间断,而来自监管部门的声音却如此微弱和模糊。尽管国家海洋局曾经严令康菲停产,但是除了这一“责令”之外,事实让人们有理由怀疑:我们的职权部门所做的工作,似乎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忽略渔民的投诉,放大康菲的声音。
  坊间传言,之所以未对康菲严责,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无法可依,或曰,按照我国的法律,此类污染最多只能罚款20万元。此言大谬。的确,打海洋污染官司是中国的弱项,但是2002年,外轮“塔斯曼海”号在天津碰撞后原油泄漏,经7年调查,中方获得的赔偿金达到1513.42万元。尽管这和我们提出的1.7亿元的索赔金相差甚远,但是毕竟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先例。并且亡羊补牢,2007年国家海洋局发布了《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技术导则》,2008年国家农业部牵头制定了国家标准《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为量化海洋溢油事故生态损失和对渔民造成的财产损失补偿提供了技术标准和具体规定。如果海洋局、环保局、农业部等积极作为,派得力律师上阵,按上述两个国家标准应该会算出天价赔偿款。更应该的是,我们的政府和人大针对此事故,以此为典型案例,特事特办,疾速制定相应的政令、条例对康菲公司进行重处重罚,实施国家索赔和支持民间索赔。
  其实在国际上,对石油公司污染海洋事故的处罚一直都无比严厉——
  2010年5月,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漏油后,美国政府主管部门立即介入调查,奥巴马随后亲赴现场查看,指示政府各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全面出击处理。这期间奥巴马一直紧盯不放,并多次发表讲话,严厉批评谴责该事故,美国国会也迅即配合政府和媒体对英国石油公司穷追猛打,从开国会听证会到立法、授权政府严厉处罚英国石油公司,最终,英国石油公司同意设立200亿美元基金,赔偿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而生计受损的民众。
  今年11月7日,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在巴西的石油钻井作业发生漏油事故,近日巴西坎波斯联邦检察院要求该公司中止在巴西的石油钻井作业,并要求其为漏油事故支付200亿雷亚尔(约107亿美元)的赔偿。
  可是在我们这里,半年过去了,除了承诺设立个金额、用途、进展全部成谜的“第二项渤海湾基金”,我们看到的完全是康菲既没有悔意也没有歉意的嘴脸。更让人郁闷于心的是,我们的有关部门除了虚之又虚的“严厉监督”、“愤怒谴责”之外,几乎没有拿出过任何行之有效的办法,甚至这所谓谴责也来历模糊,没有任何官方权威人士代表国家利益出面抨击。
  未能严责康菲的另一种传言是:康菲背后有着层层织就的利益之网。据称,蓬莱油田的最大股东不是美方,而是中海油。康菲公司胆敢和舆论作对,漠视公众利益,作为大股东的中海油显然没尽到约束、制衡之责。而在康菲渤海作业的过程中,获得利益的并非中海油一家,先后数次渔民状告无门的背后,都隐藏着利益阶层的影子。在渤海漏油事故后,监管部门既不肯自我反省和自斩利益纠葛,又如何能痛批和重罚康菲?法治可以补充和完善,由谁来补充和完善却是大疑问。
  传言未必真实,道理却是硬道理。
  随着海洋开发热潮的兴起,风险也在积聚。康菲漏油既不是第一起事故,也不大可能是最后一起。七部委组成的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至今沉默,至今没有给出让民众满意的调查和处理结果,国家的利益和尊严仍然被损伤,一旦处理不利,其他企业、其他人随时可能步其后尘。此种情形下,说这些相关部门不称职,甚至渎职都不为过。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