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推责古人引发舆论猛烈批判

2011年12月16日 8:12 198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舆情追踪

  江西铜业排污遭舆论问责
  12月7日,新华社以《上市公司排污 责任推给“历史”?——江西省乐安河流域遭污染调查》为题播发“新华视点”稿件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文中指出,江西铜业下属多家矿山企业,多年将废水排入乐安河,祸及下游数十万群众,而排污企业仍依据20年前一次调查结论的标准赔偿,摊到受害群众手上,人均不足1元。
  报道一出,引发强烈关注。人民网等中央级媒体、诸多财经媒体以及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加入跟踪报道或转载新闻的队伍中。许多外地省市的地方性媒体,也参与到舆论监督当中来。短短一周之内,相关媒体报道转载量已有一千余篇,新浪、腾讯相关微博有数千条,光是一家微博平台即有几百个认证账号参与此起舆情传播和讨论。这充分说明江西铜业此次污染舆情热度很高、影响范围很广。
  然而,江西铜业面对舆论问责,回复虽然比较及时,但表述却是轻描淡写,仿佛与己无关。12月9日,江西铜业发布回应公告,称“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安全环保设施齐全并运行平稳,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全部达标排放,近期无任何突发性环境保护事故发生”。并称“公司非常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近几年来均完成了江西省及各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舆情传播开后,引起江西省政府及环保部门的重视。江西环保厅于12月9日在德兴召开乐安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现场督办会,表示省厅将安排3000万元专项启动资金用于乐安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今后每年逐步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不过,对于如何追究污染企业、特别是污染大户的责任,则未见具体说明。
  推责古人终成舆情引爆点
  梳理本次江西铜业污染舆情,江铜有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将污染责任推到古人身上,成为本次舆情的重要引爆点。在接受新华视点采访时,最重要污染嫌疑主体江西德清铜矿的环保部主任说,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古代遗弃的采矿通道形成的“老龙废水”。新华视点的文章标题相对含蓄:“上市公司排污 责任推给‘历史’?”《深圳商报》的有关报道,在网站上的标题为“江西铜业祸及40万群众,称责任在唐朝宋朝”;《中国质量报》发表评论,“江西铜业污染黑锅竟往祖先头上扣?”;中国甘肃网飞天评论质问说,“江西铜业污染,祖宗也是‘临时工’?”,《长江日报》评论文章有类似表述,“‘临时工’太忙,古人垫背”。
  污染赔付标准过低及地方环保部门监管不力,也是本轮舆情中的一个重要焦点。《新华每日电讯》文章指出,一年大约18万的“廉价”赔偿,让污染企业丝毫感觉不到压力,客观上是在纵容企业排污。《深圳商报》文章引述律师观点说,乐平市政府以赔代管,使污染合法化,实际上违背了我国环境保护法有关规定。关键是要完善民事赔偿机制,一方面能让受损害的群众得到补偿,另一方面也能给企业更大的压力和动力去治理环境。《京华时报》评论文章说,排污企业、有关部门难辞其咎,且不说触目惊心的污染现状,也不说有关人士表述的自相矛盾,单就从判断重金属污染的关键指标来看,有关方面一直以地表水监测正常为由,证明排放达标,殊不知土壤检测数据才是更有说服力的指标。亦有网友表示,乐安河流域污染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当地最大的铜矿,江西铜业所属德清铜矿亦难辞其咎,虽然该铜矿是当地乃至江西的利税大户,但GDP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不能手软。
  对舆情更应承担责任
  江西铜业是A股、H股两地上市公司,公司营收规模也在资本市场中名列前茅,入选了上证50指数,亦是上证社会责任指数成分股,可谓典型的蓝筹上市公司,理应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率。
  江西乐安河的污染问题是客观事实,究竟江西铜业下属矿山企业是否对污染负有责任,目前虽然没有权威部门的清晰界定,但按照公众的一般推论来说,应当是会有一定关联的。环保问题如今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事涉环保公司必须高度重视。针对外界的质疑,江西铜业有关工作人员将责任推给古人,这个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包括用一个简单的公告来否认污染问题,也是不具备说服力的,公告后持续的媒体追踪报道和评论就充分说明回应没有起到足够效力。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认为,如果江西铜业德清矿山的各项环保措施确实运作有效,则理应邀请环保部门、环保公益组织、公众代表等第三方机构共同赴公司实地考察,以得到监督的科学数据而非只言片语的自家表述来回应公众的疑问。其次,排放达标不等于没有污染,体量很大的基本达标的废水,仍然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伤害,作为负责任、有财力的公司,江西铜业理应拨出专门的资金,用于回馈和补偿当地居民,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进一步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度,这些措施和信息同样需要及时地传递给公众。第三,如果江西铜业确实对流域水污染负有直接责任,也应及时承认问题,并拿出赔偿和解决问题的切实方案。网络时代,事实真相是瞒不过去的。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