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资本竞逐锂电池产业

2011年11月28日 16:5 774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近日,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已经报送国务院,进入最后审批程序,将于年底前出台。
  根据该《规划》,在未来十年,我国将投入1000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到2015年,中国将达到50万辆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届时将需要1250万千瓦的锂电池,对于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锂电池来说,无疑迎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或许作为这一利好的回应,8—9月报价平稳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又再次上涨。而在资本市场,大量资金正在涌入锂电池产业。从外资来中国设厂到中资出国收购矿山,对锂电池的“掘金”已经展开。
  自2009年初,国家将新能源汽车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政策利好的前景使锂电池产业在尚未成熟之时,已吸引数百家企业染指,锂电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遍地开花”。目前,国内从事锂电池业务的公司由前年150家激增到600多家。
  但是,锂电池投资热潮的背后,也引发多家上市公司炒作概念。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曹国庆向记者透露,目前国内做锂电池的厂家表面上有数百家,可真正具备整套动力电池生产能力的只有20—30家。
  业内人士表示,锂电池行业上游门槛高,下游门槛低,有实力的去做上游,小资本去做下游。但很多企业并非是看好其前景去做的,而是炒作概念圈钱。“做锂电池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技术,现在大多国内的公司都无技术可言,只是简单的拼装。”曹国庆说。
  产能快速扩张
  “中国锂电池投资恐怕是过热了,现在一投就是两三个亿,这么多的资金投进去,却没有产出,都是空的。”专注于车用锂电池生产的苏州恒正科技公司董事长董明表示。
  董先生的担忧不无道理,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发布的报告称,在一系列投资下,2015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产能将达到39亿安时,而2015年,中国乘用车EV/PHEV和电动商用车需求在12万辆左右,需消耗锂电池约9亿安时,仅占当期产能的23%。
  而有消息显示,2015年前,锂动力电池投资仍将大步向前。北京普莱德、上海捷能等整车厂参股企业的锂电池生产基地在3年内将投产;力神和波士顿能源近期将在重庆启动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建设;万向、锂源、比亚迪等企业均已公布产能扩张计划。
  “锂电行业的下游是电子产品以及锂电动力产品,比如电动汽车。而未来锂电市场的需求更多将是来自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需求。”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锂行业专家张江峰说,“对于锂电的开发,我国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经验,而对于电动车的开发和应用则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时期内,如果过多的投入锂电领域,将造成整个产业链的失衡,使得锂电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危险。”
  湘财证券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预计我国碳酸锂产能扩张在2012年至2015年之间最为凶猛,而电动汽车在2015年以前都处于产业化的早期,量产规模不足以消化碳酸锂的产能扩张,时间上的不匹配导致供需结构性过剩不可避免。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