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网络舆情决不能回避或敷衍

2011年11月24日 16:40 195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舆情聚焦

  面对各类舆情,回避和敷衍,犹如把头埋在沙中的鸵鸟,不能解决问题。正确的态度和办法是改进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效能,加快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努力在进网用网上有突破,在育 网管网上见成效,争做敢用善用网络的先行者。这是上海市党委书记俞正声在九届市委十六次全会上讲话的一段内容。(新华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对公共事务和政策的影响日益深入,领导干部承受来自虚拟网络和现实社会的双重压力。面对“网上被骂,网下加压”的境况,少数领导干部视网络舆情为洪水 猛兽,进行封、堵、瞒、蒙,一味的回避敷衍,致使出现执政能力的“短板”。造成的危害不言而喻,一方面,遇到难题只“压”不“破”,延误处置事情的时机,致使“小事情”演化为“ 大事件”。另一方面,在成千上万网民的“人肉搜索”下,掩盖真相只会变成“掩耳盗铃”,只能让政府部门因个别事件导致整体公信力下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古语云:“治民如治水,宜疏不宜堵。”网络是把“双刃剑”,把握的好可以起到传播真相,促进解决问题的积极作用,把握不好就可能被误导而蜕变成破坏社会安定团结的不稳定因素,造 成社会恐慌。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是新时期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体现。
  弥补缺陷,与“网”俱进。面对网络,少数官员存在“本领缺陷”,对于网络技术仅仅是“菜鸟”水平,“一知半解”。提高网络应对能力就要不断学习,与“网”俱进。把网络知识纳入日 常学习课程,把领导干部的网络素质纳入干部考核体系,提高干部对网络的认知水平和运用能力,打破畏惧、畏难情绪。
  以身作则,公开透明。谣言止于公开,公信源于透明。只有让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保证公众对政府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才能树立政府权威,提高政府信任度,降低网络舆情因不透明产 生的恐慌混乱。同时,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清正廉洁,“身正不怕影斜”,这样网络监督非但不能伤害自己分毫还会赢得民众的尊重。
  增强责任,主动出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要始终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面对网络舆情,要正视问题,直面民意,坚持快报实事、慎报原因,主动回应媒体和公众关切,善于运用 媒体引导社情民意,不可“避重就轻”,导致小道消息“满天飞”。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