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中国电池壁垒已经迫在眉睫

2011年11月22日 10:42 646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根源:蓄电池储能电源系统关键技术攻关没有取得实质进展,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非技术方面的原因。目前主要是非技术方面的原因。
  我国锂离子等新型蓄电池成组应用技术和蓄电池储能电源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些关键技术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我国已经具备了在短时间内突破锂离子等新型蓄电池成组应用技术和蓄电池储能电源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瓶颈的技术基础。
  但是这些技术都分散掌握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中小型企业手中。蓄电池储能电源系统至少应包括充电系统、蓄电池系统和放电系统。是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和产业领域的技术密集型系统集成产品。由于锂离子等新型蓄电池仍处于发展初期的产业,还有建立标准体系的问题,需要广泛的行业合作。但是在市场环境下,企业间的经济利益、技术利益和知识产权形成的壁垒,对企业间的合作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在激烈的产业竞争驱动下,蓄电池储能电源产业已经形成了"相互隔离、重复分散"的局面。突破目前"相互隔离、重复分散的格局",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从"十五"开始提出的以"三纵三横"为主要布局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有力推动了我国节能与新能源的发展。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其中"三纵三横"简单、明晰地表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的主要内容、产业布局和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对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应及时创新与之适应的项目组织方法。若产业化阶段仍采用"三纵三横"的项目组织模式,则会遇到下问题:
  1、标准化是产业化的基础。由整车牵头,向下整合的项目组织模式,形成的若干个"相互隔离"的纵向课题组,形成了相互隔离的局面。成为标准化工淮化研究难以遇越的障碍。推动标准化工作,首先必须突破这种相互隔离的格局。
  2、蓄电池储能电源系统的技术核心是蓄电池管理系统(BMS)。蓄电池管理系统(BMS)主要由充电管理系统、放电管理系统和蓄电池监测系统组成。其中,充电管理系统主要由充电设备内的充电控制电路与蓄电池系统中的充电控制电路和网络组成。放电管理系统主要由放电设备内的放电控制电路与蓄电池系统中的放电控制电路和网络组成。
  基于上述概念,蓄电池管理系统(BMS)在大功率蓄电池储能电源系统中仅是一个技术概念。目前定义的蓄电池管理系统(BMS),仅是蓄电池管理系统中的蓄电池监测电路。从蓄电池管理系统的概念考虑,必须将充电系统、放电系统和蓄电池管理系统(即蓄电池储能电源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考虑。
  目前以"电池、电机、电控"为主要内容的"三横"项目组织模式,将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储能电源系统和动力集成糸统支解为"电池、电机、电控"三个相互独立的零部件。虽然电池、电机、电控等零部件都达到了课题目标,但由于缺乏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连接到一起后,不能构成具有基本功能的蓄电池管理系统(BMS)。不具备防止蓄电池安全性下降、使用寿命缩短的看基本功能,甚至频繁发生蓄电池燃烧、爆炸等恶性事故。
  以锂离子等新型蓄电池成组应用技术为技术基础,将充电系统、放电系统和蓄电池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即蓄电池储能电源系统),对突破蓄电池技术瓶颈致关重要。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