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中国电池壁垒已经迫在眉睫

2011年11月22日 10:42 645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面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的“短腿”问题,中国电子商会电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锂离子电池专家钱良国日前专文指出,我国已经具备了在短时间内突破锂离子等新型蓄电池成组应用技术和蓄电池储能电源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瓶颈的技术基础,“但是这些技术都分散掌握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中小型企业手中,企业间形成了难以逾越的壁垒。”如何突破目前“相互隔离、重复分散的”格局,已经成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人们对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现状不应太悲观
  现状:随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逐步推广应用,锂离子等新型蓄电池集成到电动汽车后,安全性大幅下降、使用寿命大幅缩短的问题凸显出来;蓄电池燃烧、爆炸的恶性事故频繁发生,已经严重制约了节能与新能汽车产业发展。深圳50辆纯电动出租车示范运行一年,亏损超过700万元,对规模化推广应用增添了隆重的阴影。对节能与新能源过度悲观地看待蓄电池储能电源系统关键技术突破前景的情绪仍在发展。
  蓄电池储能电源系统,是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以下简称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共性基础支撑产业。蓄电池储能电源技术已经成为节能与新能源产业竞争在焦点。掌握了蓄电池储能电源产业的主动权,就掌握了节能与新能源产业的主动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最有可能优先推广应用的仍是锂离子蓄电池。
  在国家产业政策和"863"、"973"等科技项目的重点支持下,我国锂离子蓄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业化研究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大容量能量型锂离子蓄电池产业发展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单体大容量能量型锂离子蓄电池的性能已经基本能够满足规模化推广应用的基本条件。虽然制造成本仍高于阀控铅蓄电池,单从全生命周期内经济性考虑,已经显著优于阀控铅蓄电池。从单体蓄电池的性能、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性和产业化基础考虑,大容量能量型锂离子蓄电池已经具备了规模化推广应用的基本条件。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锂离子等新型蓄电池成组后,安全性大幅下降、使用寿命大幅缩短,甚至频繁发生蓄电池燃烧、爆炸等恶性事故。致使蓄电池问题一直是制约电动汽车和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从蓄电池成组应用技术和蓄电池储能电源系统集成技术现状考虑,在技术瓶颈突破之前,电动汽车仍不具备规模化推广和产业化的基本条件。
  打破电池企业间的“壁垒”已是迫在眉睫
  瓶颈:问题虽然表现在蓄电池上,但问题的根源则在于蓄电池成组应用技术和蓄电池储能电源系统集成技术不能满足锂离子等新型蓄电池的要求。蓄电池成组应用技术和储能电源系统集成技术,才是制约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突破锂离子等新型蓄电池成组应用技术和蓄电池储能电源系统集成关键技术,是推动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课题。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