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后铅酸时代”出路何在
2011年11月18日 10:1 8103次浏览 来源: 新浪汽车 分类: 铅锌资讯
没有哪个行业的萌芽和发展能够没有任何波折,一帆风顺,各行各业几乎无一例外地会遇到或者是市场上、或者是技术上的种种限制和影响。然而,2011年的电动自行车行业遭遇到的是政策引发的市场和社会影响双方面的严峻考验,在十余年的行业发展历程中,前所未见。
整车销量滑坡企业锐减 深圳成全国缩影
2011年3月18日,公安部、工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行业反响。按照1999年发布实施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中的规定,将最高设计时速超过20公里,整车质量(重量)大于40公斤的电动自行车列为“超标车”,并通知各地限期淘汰。除了在业内引发“是否能够依据12年前的国标判断‘超标车’”的大范围讨论,还在各地终端市场上引起了消费者浓厚的观望情绪,电动自行车在第二季度的旺季中销量受到严重影响。
随后,陆陆续续有城市响应四部委的通知,开始“禁电”、“限电”。电动自行车产地之一的深圳市起初施行“一刀切”式无差别地对待“禁电”,将符合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和快递、邮政、送水等特殊行业必须使用的电动自行车也全面禁止,引发了全社会对于“电动自行车粗暴被禁”的激烈反应,最终在舆论的压力下,才顺应民意,改禁为限。与此同时,由于深圳当地市场全面萎缩,只有规模在10万台以上的电动自行车整车生产企业依靠在其它省市的渠道能够得以生存,深圳市原有的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数量由200余家锐减至50余家。
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在2011年所展现出的销售和生产现象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综观整个第二季度,原本蓄积了十几年能量,正在全速奔跑的电动自行车行业,放慢了前进的“加速度”,开始配合政策,做出行业内部的积极整顿。
铅污染影响被媒体舆论“升级” 电动自行车“殃及池鱼”
在四部委发文加强电动自行车整车管理的关键时候,血铅事件的曝光让铅酸蓄电池行业笼罩在了阴影当中。2011年3月28日,环保部、工信部等国家九部委组织召开了“2011年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铅酸蓄电池企业整治被作为此项行动的首要任务于4月开始启动。而台州与德清两起血铅事件的接连发生,使铅污染问题的影响在媒体报道中逐步升级,这触发了更深一步的整治动作。5月18日,环保部再度发出通知,要求“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通知中明确规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铅污染物排放总量来源,将明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落实5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建立重金属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
这一次的行业整治,采取的是关停整顿的“休克式”疗法。铅酸蓄电池产业面临“生死劫”。环保部8月2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7月31日,各地共排查铅酸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再生铅)企业1930家,其中,取缔关闭、停产整治与停产的企业共计1598家,超过全部排查企业的八成。
铅酸蓄电池在电动自行车行业中使用广泛,覆盖了超过95%的整车配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已经降低了加速度的电动自行车行业因此遭受了更为严重的影响。
由于政策力度超过预期,铅酸蓄电池行业全面整治后复产企业比例明显过低。整个第二季度,电动自行车行业除了努力设法刺激消费者日益降低的消费心理,抵御电机等零部件价格的不断上涨之外,还面临着整车的动力之源——铅酸电池的坐地起价。与其它零部件价格的正常上调不同,铅酸电池的飙升是由于历史性的市场空窗造成的。往往是百分百的整车只能配备不到一半的电池。这种情况在第三季度更为严重,电池缺配率严重时超过80%,价格涨幅超过20%。这让消费心理已经处于低谷的电动自行车终端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尽管在进入第四季度后,各大企业产能有所恢复,而市场需求相对下降,铅酸蓄电池的价格回调约15%,但是积重难返。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统计,47家主要电动自行车企业1-8月份产量为746.6万辆,同比增长增长仅为5.2%,这与近几年行业高速发展的增长速率极不相符。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