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之下赣州稀土仍疯狂盗采
2011年11月15日 16:1 5395次浏览 来源: 中国企业报 分类: 稀土 作者: 宋江云
图为赣州小企业加工稀土的场景。时至今日,赣州稀土矿业公司还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司”。虽然现在赣州市所有稀土矿“名义上”的采矿权人都是赣州稀土矿业公司,但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开票公司”,相当于一个空壳,除了拥有采矿权证以外,自身并不具有采矿能力。
稀土王国正在被盗采、超采吞噬。
“光秃秃的山上全是一个个的小洞,把硫胺液灌进小洞,在沟底就能得到初级的矿液,再用草酸沉淀,最初的混合型稀土就出来了,而被泼洒式开采过的山头几乎是寸草不生。”11月13日,一位曾到过盗采稀土现场的人士这样向《中国企业报》记者描述他见到的场景。
今年年初,国土资源部将江西赣州划为稀土国家规划矿区,该区域稀土的勘探、开采、储备将得到更严格的管制。5月下旬,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一系列组合政策表明国家对稀土开采的管控更趋严格。
即便如此,赣州偷采盗采稀土现象并未杜绝,其稀土整合进程亦如履薄冰。
乱象
赣州稀土储量不多但作用重要。
资料显示,我国稀土工业储量约为5200万吨,其中内蒙古白云鄂博矿有4350万吨,占我国储量的83.7%,主要是价值相对较低的轻稀土元素。真正在国防等尖端领域内所必要的钇、镝、铽等中重稀土元素,我国的工业储量仅为150万吨。仅江西赣州一地,就占到其储量的36%。与此同时,全国稀土采矿证共103个,赣州拥有88个;近几年,国家下达的中重稀土开采指标,70%以上分给了赣州,赣州因此被誉为“稀土王国”。
可这个稀土王国,正在被盗采、超采吞噬。
上个世纪60年代,吸附在泥土中的离子型稀土矿在赣州被发现,从此拉开了赣州稀土粗放式的开采序幕。这种稀土以离子形态吸附在当地的红色泥土内,只要从山顶注入比离子活性更活泼的硫胺,就能把稀土离子置换出来,然后在山脚挖一条收液沟,流出来的化学液体里面就含稀土金属。加入碳铵或草酸后,沉淀出来的,就是稀土金属。
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原副总工程师张祖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过去赣南遍地都是无证开采,村民在家支个大水缸,背几篓红土倒进去,加上硫胺,就能生产稀土。一些村民把这些沉淀物过滤,烘干,用砖砌个炉子焙烧一下,就得到稀土氧化物。一公斤几十块钱就可以卖到广东,最后被走私出境。
2005年,稀土原矿产能严重过剩,稀土价格一度降到史前最低,甚至出现了2000元一吨的“白菜价”。从2006年开始,国家六部委开始限制稀土矿的开采配额,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来监管稀土矿的开发和出口。
即便近几年来国家和当地打击私采稀土的政策愈来愈严,但是私采和超计划冶炼似乎也已经成为常态。一位知情者称,盗采一吨稀土最少赚10万,高额利益的驱动,让盗采者愿意铤而走险。
据一位在当地采访的记者称,赣州稀土分布在赣南8个县市,很难监管,且涉及地方利益时,一些官员往往对盗采稀土“视而不见”,甚至从中捞钱。这也是稀土遭疯狂盗采的原因之一。
日前,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副总经理、赣州稀土行业协会秘书长赖兆添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赣州方面并没有接到任何关于稀土专用发票的通知,稀土专营制度并未得到证实。目前,赣州稀土仍然处于停产整治期内,但非法盗采稀土的现象仍然存在。
据了解,除了盗采外,赣州还存在超采现象,2010年国家下达给赣州的分离配额指标是11500吨。但赣州审批核准的分离产能达2.8万吨,而实际分离能力达3.5万吨,约是国家配额的3倍。
整合
赣州稀土的整合进程已有十几个年头,最早还得追溯至2000年。
这期间,赣州市通过收编采矿权、组建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掌握了赣州境内绝大部分的稀土资源。虽然一场绵延11年的稀土资源大整合,至今已基本告一段落。最终,地方国企赣州市稀土矿业公司掌控了当地绝大部分矿源,并成为雄踞产业链上游的“资源分配者”;但是,时至今日,当地仍有众多“非国资”的采矿者游走在规则的边缘,并努力寻求生存空间。虽然已被定义为“非法”,但它们依然无法割舍巨大的利益诱惑。
原赣州市经贸委分管稀土的副主任何昌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赣州市对稀土资源的整合工作始于2000年,当时,赣州市下辖2市15县中的8个稀土资源县分别成立了县级稀土公司,这8个县分别是龙南县、定南县、安远县、寻乌县、赣县、信丰县、全南县和宁都县。
“这是出于保护稀土资源的考虑,把其它县的稀土资源先保护起来,等到日后再开采。”他们将分散在各处的稀土采矿权证,都收到县稀土公司手中,县稀土公司成为法律形式上的采矿权人。而除了这8个稀土资源县以外,赣州市下属其它县市的稀土矿都被要求关闭,禁止开采。
整合后,从2000年就开始拥有的88本采矿权证,之后11年间,赣州再也没有批准过新的采矿权证。
2004年12月,赣州市国资委又牵头成立了赣州市稀土矿业公司,将赣州市下属8个县级稀土公司的采矿权全部注入其中。之后,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对全市稀土矿山行使采矿权人权利,负责对赣州市内的稀土矿产资源实行统一开采。
赖兆添称,在原矿开采环节,该公司的职责是,每年根据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下达的总量,再结合赣州市稀土分离企业的产能和省报情况,经综合考虑后,向各县级稀土公司下达开采指标,然后再由各县级稀土公司将指标分配到各稀土矿开采企业。
不过,舆论认为,时至今日赣州稀土矿业公司还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司”。虽然现在赣州市所有稀土矿“名义上”的采矿权人都是赣州稀土矿业公司,但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开票公司”,相当于一个空壳,除了拥有采矿权证以外,自身并不具有采矿能力。而现在持证进行稀土矿开采的公司,就是在2000年时被上收了采矿权证的那些企业,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实际上是以“劳务承包”的形式,把矿山承包给这些公司开采,这些公司则从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处赚取劳务费。
今年5月下旬,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8月,赣州下发了《关于下达2011年全市钨、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提出7项举措力促钨、稀土资源有序开发,持续利用。《通知》显示,赣州根据此前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生产指令性计划对今年钨和稀土矿的开采指标进行了分解。并提及,2011年全年宁都继续停产;赣县、信丰原则停产,但考虑部分矿山生产连续性,只允许回收已经浸出的稀土尾液,不得动用新矿。到2011年底,赣县、信丰全面停产。
赖兆添表示,目前赣州大部分稀土矿产区都已经停产了,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提前使用完了生产指标。
困局
虽然目前赣州大部分稀土矿产区都已停产,为稀土整合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由于赣州稀土分布分散,且不富集,无法跟北方轻稀土一样,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开采。
张祖廉在接受采访时说:“严格说,赣州的稀土矿并不能叫做矿。中国真正的第一稀土矿当然是内蒙古的包头,赣州的稀土是离子吸附型稀土,是以稀土的16种元素的形式存在于花岗岩体内全风化带的。这个10米厚度的风化带里有全部的稀土元素,但是并不富集,达不到稀土矿的品位,所以离开了包头那样大规模工业化开采和规划之路,反倒很符合老表们手工作坊式的开采。”
赣州稀土无法大规模工业化开采,这客观上是赣州稀土资源整合的壁垒之一。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南方市场开展整合以来,江西省就一直力图推动赣州地区的稀土市场整合,但显然,由于各方面原因,到目前为止,南方市场仍是一团乱局。
在中央与地方割据战中,地方政府力图执行整合培育大型企业对抗央企,以江西为例,消息透露,江西有意将赣州矿业公司作为整合主体,对中下游及深加工企业进行整合。央企在地方本身就难以摆脱资源劣势,而今,以地方政府为支撑的地方企业有望与央企形成更加直面的竞争,这同样预示着在江西圈地多年的央企大佬与地方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称,与北方地区包钢稀土力主大局不同,南方地区各省份都有自身独特的整合现状,江西省由于各大主体力量均衡,在目前未有大规模动作之前,实际上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割据战,而广东、广西、福建等稀土主产区的竞争格局均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即便是其它没有稀土资源的地区,也渐渐被纳入竞争市场中,这样一种乱局必然会对目前稀土价格产生影响。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