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力保稀土国家战略

——访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克利

2011年11月15日 15:47 408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作者:

  稀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和出口国,中国稀土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世界各国对于稀土这种稀有资源,制定实施了哪些资源战略规划?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稀土产业“营养不良”的格局?中国的稀土行业如何才能更加规范?为此,《中国企业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克利。
  《中国企业报》:作为关乎国家战略安全的矿产资源,我国稀土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张克利:20多年来,中国长期向全世界供应了90%以上的需求。当然,这有着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但事实上,我们在稀土储量、产量、出口量虽居世界第一的情况下,却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严重,高端应用研发滞后,行业秩序混乱的产业格局。
  《中国企业报》: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稀土产业“营养不良”的格局?
  张克利:我国稀土产业的格局很尴尬,这样发展显然是不公平、不健康和不可持续的,既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不符合国家利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内部因素。一方面,中重稀土资源的分布特点决定了该行业市场主体规模小、多元化的特点,容易形成恶性竞争的格局;另一方面,我国稀土产业尚未形成规范有序的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市场流通秩序,推动了稀土产业畸形格局的蔓延。畸形的产业格局造成当前稀土行业的“内斗”、供过于求、定价权缺失的局面,也加重了稀土开采、生产环节所在地环境的恶化,某些食品中稀土含量超标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另外,我们在对外合作和博弈中,由于对规则掌握得不够深入,在国际较量中经常处于下风,成为造成中国当前稀土产业格局的外部因素。
  要突破困扰我国稀土行业的内忧和外患,必须要建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稀土战略。我们常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故有必要对有关各国的稀土战略进行研究。
  而我们为了实现稀土战略目标,付出了几十年的努力和代价而未果,令无数国人痛心,是时候举国家之力治理这个“顽疾”了。
  《中国企业报》:当前世界上所关注的稀土焦点问题具体体现在哪几方面?中国如何才能由稀土大国变成稀土强国?
  张克利:国际上各稀土应用大国目前可能正在关注如何突破中国当前的稀土战略,继续稳定、持久地在世界范围内获取稀土资源,比如我们知道最近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印度等国家正在加大稀土资源的开发力度。而在中国,我们正在关注如何使我国的稀土行业像凤凰涅槃般得以重生。即如何减轻我国环境恶化的压力、突破稀土科技制高点、消除科技成果和产业化之间的“鸿沟”,尽快成为稀土科技强国。如何促使其他稀土资源国适量开采本国资源,共同承担起全球稀土供应责任,促进世界稀土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国内几家中央企业及有关地方国有企业一道,正在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及有关部委要求,推动中国由稀土大国变成稀土强国。例如,中国有色集团正在进行中色稀土集团的组建工作,力争早日建成资源开发加工相配套、产学研用相结合、国内外市场相协调、产业链比较完整、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国际化稀土集团。
  为此,国家相关部委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稀土企业的支持:一是在配套稀土矿探(采)矿权、指令性生产计划和出口配额申领等方面做好协调工作,推进全国稀土行业兼并重组,形成几家规模较大的稀土行业主导企业;二是在专利制度方面向稀土科技领域倾斜,形成良好的引导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重塑国际竞争力;三是研究制定“走出去”战略规划,大力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特别是要在海外寻找和开采离子型中重稀土资源;四是强化规则意识,争取国际上的理解。一方面要以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念从容面对来自国际上的各种压力;另一方面在整顿稀土产业时,不要突破WTO规则限制,避免被动通过WTO解决争端。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