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业知识产权现状堪忧

2011年10月20日 14:54 1068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目前,国际稀土行业竞争焦点已经由资源竞争转向技术竞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和出口国,中国稀土领域的知识产权现状如何?如何发挥知识产权在稀土行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知识产权研究所研究人员武胤。


  中国稀土业知识产权现状堪忧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稀土行业知识产权现状如何?在主要应用领域呈现哪些特点?
  武胤:根据国际惯例和国内相关规定,可以将稀土行业的相关技术分成矿山开采、冶炼分离和功能应用三大类,其在知识产权领域主要以专利的形式呈现。近年来,我国稀土行业的专利技术发展迅速,在稀土矿山开采、冶炼分离技术领域拥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但总体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在核心专利技术方面差距明显。
  在矿山开采方面,截至2011年6月,世界稀土矿山开采类专利有10293项,其中我国仅拥有24项,占比不到0.3%。在冶炼分离方面,截至2011年6月,世界稀土冶炼技术类专利有2833项,我国63项,仅占2.2%。截至2011年6月,世界稀土分离技术类专利有911项,我国21项,占2.3%。虽然我国包钢稀土和五矿集团的部分专利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该领域专利的整体数量和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在功能应用方面,我国重点发展的是稀土发光材料、贮氢材料和永磁材料三个大类。截至2011年6月,世界稀土发光材料类专利2994项,其中我国24项,仅占0.8%;世界稀土贮氢材料类专利有2866项,其中我国4项,仅占0.1%。虽然我国在永磁材料领域拥有的专利数量是日、美、欧总和的两倍,但却无力涉足计算机磁盘、电机设备磁缸和音像设备磁头等高端应用领域。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但是,整个行业技术落后的面貌并没有根本转变,特别是对功能材料深加工环节的核心技术专利还没有真正掌握。稀土行业知识产权现状堪忧。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