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凯旋 新兴产业隐忍变局
2011年10月19日 9:29 18293次浏览 来源: 中国科技财富 分类: 稀土
配方到期,稀土永磁工艺酣战在即
你方唱罢我登台,是用来言说闹剧的。
可是在稀土永磁材料的世界里,似乎从来就是独角戏,一人独舞或者说少数人孤舞,即使再闹腾,那也是会渐行渐弱,渐行渐熄。
目前,我国已有数百家稀土相关企业,形成稀土开采、选矿、分离、冶炼、材料、器件等完整的产业链。我国提供了世界稀土需求的90%以上,稀土永磁材料70%、稀土抛光粉50%、稀土发光材料69%和稀土贮氢材料44%。虽然我国现已经成为全球钕铁硼生产大国,但还需要购买专利技术。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企业中,只有五家公司拥有住友特殊金属公司的烧结钕铁硼磁体许可,而且这一专利许可的费用高达几百万美元。
但是似乎幸运的是,大家所热议的正是目前国际上大多数磁性材料专利都已经到期(美国市场上的专利将于2014年全部到期),国内磁性材料受限越来越少的话题。待到磁性材料专利全部到期,中国磁性材料就可以不受专利屏蔽自由进入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可是,当一直以来国内呈现羞赧状的竞争格局非常态被打破,那一时间将引发新的革命。
金属电子信息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张深根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阶段比拼的可是稀土永磁的新工艺。
悉数国内稀土永磁产业真实
据张深根教授向记者展示的其所撰写的相关材料显示,我国早在1968年便成立第一代1:5型钐钴永磁体研究小组,次年研发出磁能积(BH)max=21.3MGOe的64%Co-Sm磁体,但比西方国家晚了5年。至1976年开始研究第二代2:17型钐钴永磁体,于1978年研制出磁能积(BH)max=30.3MGOe的2:17型磁体,比西方国家晚了3年。
据悉,1981年,杨应昌院士开发ThMn12型系列稀土合金或世界公认。1983年,稍后日本、美国数月开始第三代2:14:1型钕铁硼永磁体,其核心专利均被日本、美国申请。1989年钢铁研究总院李卫教授研发出(BH)max=49.6MGOe钕铁硼磁体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王震西院士建立国内钕铁硼生产线可谓是功绩巨大的,而且成功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创办了中科三环。于1993年,中科三环、北京京磁和银纳金科于2000年、宁波韵声于2001年分别购买了日本住友特金钕铁硼专利。
据了解,1998年-2004年,时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的张深根教授本人及其团队代表徐静、杨红川、袁永强等人等在“双盲”条件下独立研发快冷厚带(Strip Casting)技术和设备,申请并获中国发明专利(钕铁硼合金快冷厚带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号ZL01141410.3、合金快冷厚带设备和采用该设备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专利号ZL02104122.9、贮氢合金及其快冷厚带制备工艺,专利号ZL02153166.8),期间得到太原盛开源公司帮助研发钕铁硼快冷厚带氢破碎工艺,申请并获中国发明专利(NdFeB快冷厚带的低温氢破碎工艺,专利号ZL02157925.3),为烧结钕铁硼SC+HD生产工艺奠定了基础。2002年我国钕铁硼年产量达到8000吨,成为第一大生产国。
但是,当张教授说道自己和团队研发的关于独立研发快冷厚带(Strip Casting)技术和设备一事时,有着这样的插曲:目前他正在等待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有关其科技成果侵权的判决结果。
张教授在向记者展示的起诉书中写道:请求确认原告是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稀土功能材料用高品质金属及合金快冷厚带产业化技术及装备”职务技术成果主要完成人并在该成果上署名;请求二被告依法向北京市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书面提交原告作为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稀土功能材料用高品质金属及合金快冷厚带产业化技术及装备”第一完成人的申请,补发原告奖励证书;请求二被告补发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稀土功能材料用高品质金属及合金快冷厚带产业化技术及装备”成果奖金一万六千元;请求二被告支付精神损害赔偿一万元;判决被告支付本案的诉讼费。
在问及张教授并非为了赔偿而打此次官司的原因时,张教授表示,“其实我个人并不愿意主动打这场官司,但多位院士、同行、之前的同事、团队都认为没有尊重该项目实质性贡献者,有悖于科研诚信和创新性国家建设。”在谈话中,张教授显示了维权的信心和决心。
延续上述话题,张教授向记者介绍了2003年的国内钕铁硼的产业化情况。那一年,北京三吉利引进国内第一台500公斤SC炉并投产,开创了我国钕铁硼合金铸片专业化生产先河。同年,安泰科技购买了日本住友特金钕铁硼专利。
到了2004年沈阳中北和日本真空合资生产SC炉,太原开源推出500公斤HD炉,我国大规模采用SC+HD工艺生产烧结钕铁硼。2007年我国烧结钕铁硼产量47900吨,2010年估算达到80000吨(毛坯)。
据张教授介绍,同烧结钕铁硼产业相比,虽然粘结钕铁硼产业规模小很多,但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两种不同的工艺技术的应用领域却大有不同,烧结钕铁硼主要应用在大功率电机,比如风机、核磁等大型设备;而粘接钕铁硼主要用于体型稍小的电动汽车、手机等小电机应用的场所。
据了解,目前我国烧结钕铁硼生产企业共有百余家,主要分布在沪甬地区、京津地区和山西地区,年产能力大于3000t的企业大于6家,年产能力达到1000~3000t的企业大于11家,年产能力达到500~1000t的企业大于21家。我国烧结钐钴磁体生产企业十余家,主要分布在浙江、四川等地,年产500~600t。
粘结磁体以各向同性粘结钕铁硼磁体为主,占据总量的95%以上。日本粘结生产企业主要有日本大同(各向同性钕铁硼)和爱知制钢(各向异性粘结钕铁硼),其余的粘结钕铁硼生产企业均在我国。目前我国粘结钕铁硼生产企业共有三十余家,代表性企业有上海爱普生、成都银河、宁波韵升、海美格(安泰科技)、英洛华、天越、江门粉末冶金厂、上海龙磁等。
据了解,1997-2007年,全球粘结钕铁硼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我国的粘结钕铁硼产量快速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超过32%。2007年全球NdFeB粘结磁体产量5080吨,中国产量3000吨。2008年的粘结钕铁硼产量仍然增长了3%左右,全球粘结钕铁硼产量为5200t,中国粘结钕铁硼产量为3100t,占全球产量的60%。2009年我国粘结NdFeB产量4500吨。目前市场上产品95%以上为各向同性NdFeB粘结磁体,原料磁粉是由全球唯一专利磁粉供应商Magnequench的天津和泰国工厂供应。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