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国际金属市场行情

2011年10月14日 9:10 7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LME

  纽约10月12日消息,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期铜12日收盘攀升,投资者买入对经济增长反应敏感的资产,因预期控制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最新计划会使区内避免发生信贷危机。

  欧盟(EU) 12日制订了一项计划,将支持欧洲受困的金融机构,提议继续向希腊提供紧急信贷援助,以及加速部署欧元区援助基金的时间表。

  上述消息推动投资者涌入对经济增长反应敏感的商品和股市,因最近数月市场对欧洲金融形势稳定的担忧加重,商品和股市大都急剧下挫。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在一份研报中表示,“美元疲软和大多数资产种类的风险偏好回升扶助提振了金属市场的人气。”但他们警告,欧洲出现任何利空消息都会轻易的引发铜价的反转。

  美元疲软通过令期货对海外买家更便宜而给铜以提振。

  期铜在9月份遭受沉重的抛盘打压,屡创14个月低位,因担忧欧洲的金融困境将会动摇全球经济。同时,人们对全球制造业活动放缓的看法亦令期铜承压。

  铜对经济前景反应敏感缘于其广泛应用于建筑业和制造业。

  期铜11日下跌,因投资者在斯洛伐克就欧元区援助基金扩容议案投票前感到紧张不安。尽管斯洛伐克议会当时晚些时候否决了该议案,但市场仍普遍预计该国最终将予以批准。

  一些市场人士称亚洲买家开始利用近期的价格跳水进场吃货。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分析师在给客户的研报中表示,“中国两家领先的实物交易公司上周告诉我们,因供应吃紧,在近期价格下滑后很难在亚洲市场上买到铜。”

  分析师表示,有报道预示亚洲的铜仓库库存下滑,有迹象显示中国买家可能重建他们的低库存。目前市场焦点转向定于13日发布的中国9月份贸易数据。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 3个月期铜上涨3.2%,报收于7,525美元/公吨。

  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合约12日下跌1.5%,延续了伦敦纽约市场前一交易日的跌势。

  交投最活跃的COMEX 12月期铜收盘上涨10.30美分,涨幅3.1%,报收于3.3935美元/磅,此为9月27日以来的最高结算价。

  以下为COMEX 10月12日铜库存数据:

  ----------------------------

  品种 铜

  注册仓单 84,514短吨

  注册仓单变化 0短吨

  非注册仓单 3,829短吨

  非注册仓单变化 +225短吨

  库存总计 88,343短吨

  库存变化 +225短吨

  ----------------------------

  伦敦10月12日消息,期铜周三升至7,500美元上方的两周高位,因有迹象显示中国购买增加支撑了市场人气,且带动铜价进一步远离上周触及的14个月低点。

  在9月底引领商品市场大跌,且录得三年内最大季度跌幅後,铜的表现跑赢其他商品,期内大涨近14%,因欧洲债务危机蔓延的担忧有所缓解,且亚洲需求显示回温。

  "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中国,"巴克莱资本驻纽约分析师Nicholas Snowdon表示。

  "在中国黄金周後开始有迹象显示中国买盘增加,本周前几日颇为淡静,但今日来自中国的买盘明显增加。"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收高239美元,或近3.3%,收报每吨7,529美元,为9月底来最高收位。

  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EX)12月期铜合约收高10.30美分或3.1%,至每磅3.3935美元,盘中交易区间为3.2385-3.4115美元。

  但成交量继续显示交投缺乏说服力,根据汤森路透初步数据,纽约市场成交量略高于4.6万口,仍较30日均值低17%。

  铜价继续从亚洲股市中找到方向指引,上海沪综指周三大涨3%,为约一年内最大单日升幅。

  欧元兑美元出现技术性升势为金属市场提供进一步支撑。

  但由于中国占全球需求约四成,铜对中国增加库存的反应更大。

  自9月底,中国附近的韩国和新加坡LME铜库存一直在大幅减少。

  最新数据显示LME铜库存减少1,525吨,取消仓单相当于总库存的10%。

  美国铝业表示,经济放缓殃及需求,打压铜价,拖累其第三季业绩。

  三个月期铝收盘时没有成交,买盘报每吨2,239美元。周二收盘时报2,230美元。

责任编辑:Rober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