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夔

2011年08月15日 10:28 234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1

  王夔  生物无机化学及无机药物化学家,化学教育家,是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之一。主要研究与医药学有关的生物无机化学。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
  生于1928年5月7日,汉族,天津市人。1949年7月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生物无机化学及无机药物化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北京医学院及北京医科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及教授,教研室主任、药学系主任及药学院院长、天然药物及防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1993~1998年)。目前主讲医学化学及细胞生物无机化学课。主要研究病理、毒理或药理过程中的基本无机化学问题,包括金属离子与生物大分子、细胞表面及内部靶分子的结合及由之引起的后续变化、生物系统中的反应组合、有组织表面上的化学反应(膜或基质指导矿化的过程)以及金属离子生物效应的化学基础及其规律。
  在大骨节病病理化学过程方面发现致病因子黄腐酸通过自由基机理引起软骨细胞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由Ⅱ型转为Ⅰ型,使基质异常、骨矿物形成异常。此项工作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及"八五"攻关重大成果奖。在胆红素溶液化学与自由基化学研究基础上阐述色素型胆结石形成过程,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大小分子配体竞争金属离子的反应组合研究方面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提出金属络合物(作为毒物或药物)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多靶模型。在这方面重点研究对膜分子与细胞骨架的进攻及影响。系统地研究了顺铂类抗癌药物与DNA靶分子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找到了几种毒性低,抗癌活性强的铂络合物,已申请专利。该工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90年代后期,又在此基础上研究稀土和钒的生物效应的化学机理。开拓了以金属离子与细胞相互作用为基础的无机化学一个新的方向。他的研究组用细胞无机化学方法研究稀土生物效应的化学基础,解释稀土金属离子生物效应的两面性和非线性浓度依赖关系。
  研究发现镧系离子可以:①诱导细胞膜生成“畴”和孔洞结构,增强膜的通透性;②诱导膜结构的构象变化和细胞聚集;③引起膜磷脂酰肌醇水解产生DAG和IP3,介入细胞信号转导系统;④稀土离子采取多途径方式跨细胞膜被细胞摄入。提出了通过阴离子通道、通过提高膜通透性的自助扩散和通过转铁蛋白受体的三种跨膜转运机制;⑤稀土离子可以通过与过氧化物络合或通过偶极—偶极作用与自由基反应,从而影响ROS自由基的产生和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细胞氧化性损伤过程;⑥稀土离子可以与血红蛋白及其辅基2,3-DPG作用,诱导血红蛋白的构象变化和2,3-DPG的水解,从而影响血红蛋白的载氧功能;⑦稀土离子对于细胞骨架组装的影响。这些研究解释了许多稀土生物效应的机理,为稀土的正确应用有重大的意义。而且,他们把这些基础研究结果用于稀土药用的探索。他们发现胰岛素的经肺吸收和降糖作用都可以用先经呼吸道给予稀土增强。他们还发现稀土的抑制冠状动脉硬化作用与他们结合在低密度脂蛋白上取代Cu2+和Fe2+离子、抑制自由基生成与转化以及提高低密度脂蛋白对抗氧化能力有关。这方面的部分成果获得200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们总结研究金属离子生物效应的实验结果,发现生物效应与金属化合物浓度(或剂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特别是在研究稀土的各种生物效应中发现了大多数表现的依赖浓度的两面性。他们提出了解释和预计金属离子生物效应的相似性规律。为此研究了磷酸根类似物-V,As,As与生物分子作用与细胞膜作用及跨膜转运中的相似与不同。
  他们研究了有降糖作用的钒化合物的降糖效果和跨膜转运、消化道吸收、转化、对膜结构的影响和损伤作用的关系。他们用细胞无机化学方法发现了不同结构类型的钒化合物采取被动扩散和阴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和从小肠进入血液,发现跨膜转运过程中钒化合物在膜上的结合引起的膜分子构象改变、通透性改变,膜蛋白和磷脂的氧化,膜蛋白的脱落。进入细胞的钒影响由肌动蛋白的构象和聚集,因此细胞形态改变,在小肠吸收的Caco 2细胞模型中发现微绒毛变化和微丝的变化。
  目前,他们的研究扩展到与疾病有关的细胞无机化学的诸多新领域,包括:①神经退行性病变中金属离子的作用及细胞中过多铁/铜离子的掩蔽和清除;②金属离子—活性氧/信号系统—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生命过程的干预和调节机制;③含矿物中药的药效和颗粒尺度效应的关系;④无机药物的ADME/Tox药物动力学问题;⑤病理性生物脱矿/矿化的机制及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
  鉴于王夔教授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他被授予2000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王夔教授指导在校博士生7人,博士后研究人员2人,并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细胞生物无机化学”和“医化学”等课程。现兼任《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编委会委员。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