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风暴来袭 蓄电池产业蓄势升级

——铅酸电池业如何“绿”起来

2011年07月21日 16:13 747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预期结果:整治必将带来产业升级
  铅蓄电池行业刮起的环保整顿风暴,在行业内不亚于一场8级地震。
  密切关注此事的天津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龚孝燕透露,近期,该协会对全国主要电动车电池生产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浙江省正在出台验收办法,逐个验收,原则是淘汰一批,提升一批,搬迁一批。江苏电池企业100多家,停了40多家,省里要求积极整改,然后复审,主要生产基地都采取了治理措施,一些不规范或环保措施没有达标的企业将被淘汰。
  “近期的治理行动是一系列国家政策的集中体现,停产整顿将加速行业整合,利好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龙头企业。”湘财证券的分析师认为。龚孝燕认为,对于一些大企业来说,这次行业整治带来的新一轮洗牌,不仅为他们留出市场空间,而且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机遇,像天能、超威、昌盛、振龙、新需能、超杰等,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环保投入,加大技术水平提升和产品创新的力度。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今年会出现铅酸电池供应紧张。长期看来,因为整个铅酸行业已经发展成熟,只要骨干企业环保生产整改顺利,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从行业整体看,未来的市场份额会更加集中在大中型企业,而缺乏规模和议价能力的小企业将会被淘汰。”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张弛认为,这次整顿会提高优秀企业在市场的集中度,而那些散乱差的小企业将会被淘汰。
  王东认为,这次的行业整顿将改变我国铅酸蓄电池企业数量多、不集中的特性,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模式,逐步集中,向着兼并重组的趋势发展。“尽管整顿给企业带来了部分不利影响,但整个铅酸蓄电池行业对于政府通过环境大整治,树立行业新标杆,达到优胜劣汰,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的措施非常认可。”
  行业争议:一刀切的整治是否科学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整治中,从一开始,争议的声音就没有消失。
  有业内人士质疑,在全行业没有能力拿出巨额投资环保之下,整治能否逼迫企业进行环保投入,是否需要很长时间来消化磨合?据了解,铅酸电池工厂每生产1万千伏安时蓄电池的环保运行费用大约需要3~6万元,而其销售收入不过五六百万元,利润率很低,大多数企业净利润只有3%,最高也不会超过5%。
  “一个产业链条上的污染不应只让其中的一个环节买单。产值几千万元,再拿出几千万元投资,还要每年上千万元的维护费用,只有规模化企业才能承担得起巨额的环保投入。”天能集团董事张天任认为,“当下铅酸蓄电池依然无法立刻被新生的锂电池替代。我们更多考虑的应是如何规划、发展,一刀切或一味地抹杀不能解决问题。”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曹国庆认为,环保是前提,绝大部分企业理解环保的重要性。但部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和末端治理都符合环保要求,仅仅因为卫生防护距离不足500米,要求关停甚至搬迁,是否不太科学?他建议我国应该尽快建立铅蓄电池准入制度,实施全面整治,同时公布企业名单、环保状态、认证单位名称,接受监督。
  苏州大学教授王金良更是直言,整治通知中重申的500米卫生防护距离为1989年制定,现在应该考虑修订。当时许多企业建厂之初多在郊区,而随着城市发展,居民区包围工业区,导致距离缩短被迫停产,这些综合因素都应考虑在内。
  “从宏观上看,社会关注铅排放污染问题应该有平衡观点,不仅仅停留在直接涉铅的产业,如铅锌工业、蓄电池再生工业、蓄电池制造工业,而应该包括各种形式的铅排放。”绿源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倪捷表示。
  链接
  锂电池是否有机可乘
  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张弛表示,锂电池市场的爆发还是要看锂电从业者自身的努力,而不是铅酸行业是否出现波动。全球电动汽车热带来了动力锂电池产业的高速发展,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不是拉些投资,买些设备,挖点人就能迅速解决的。他建议锂电池行业从业者不要被“行业标准从严、铅酸行业管制”等长期利好因素冲昏头脑,要尊重商业规律,踏踏实实把产品质量提高上去才是重中之重。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