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桥塌塌”事件:有一种发布叫敷衍
2011年07月19日 9:7 1418次浏览 来源: 光明网 分类: 其他舆情
7月15日凌晨,杭州第三钱塘江大桥桥面出现塌落,一辆重型半挂车从桥面坠落,又将下匝道砸塌。“桥塌塌”事件在杭州再现。 对这起引起全国关注的钱江三桥塌落事故,一个旨在“抢夺话语权”、“统一口径”的新闻发布会是必不可少的。谁料想,这场被推迟了半小时才召开的新闻“通气会”,只用了不到5分钟就结束了。“通气会”的发布人——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范建军急匆匆来,又急匆匆去,在众多媒体记者(似乎没有杭州本地媒体胆敢在此“添乱”)的提问声中,迅速消失在人们的目光中。
有一种发布叫敷衍,“桥塌塌”的发布会就堪称“经典”。“通气会”,在“气”还未通的情况下,就结束了、收场了,其结果是令许多人愤懑有加。如此,“通气会”则还不如叫“生气会”。其实,这样的发布会,从单向的“灌输”来看,勉强可以称得上是“吹风会”。但是,就是“吹风会”,也应该是吹来使人更加清楚、令人更加明白之风,哪有吹来“迷雾”、使人更加云里雾里的道理?这样的发布会不仅“抢夺”不了“话语权”,只会糟蹋“话语权”。政府部门的危机处理能力差到如此地步,使政府的形象变成了“桥塌塌”“多米诺序列”中的一块骨牌。
与钱江三桥的政府主管部门的“迷茫”不同,有人早在4年前就“预告”了钱江三桥的危患。这个人既不是“巫师”,也非“神汉”,而只是依常识做出判断的普通网民。这个“常识”就是,2007年垮塌的九江大桥和凤凰县堤溪大桥,其施工单位与钱江三桥的施工单位都是同一个承建商: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不仅如此,2004年,钱江三桥的总指挥和副总指挥相继因为受贿落马。而且钱江三桥在设计时,本来允许货车通行,可是通车不久,就禁止货车上桥。大桥的“先天不足”,致使其经常因为维修而封路。
一个出了“许三多”的地方,就是这种连普通市民都看得出来的“显患”,政府有责部门、主管专业部门却看不出来,其中问题何在?恐怕,这个问题本身,又是一个普通人都看得出来,相关主管或专业部门却看不出来的问题。现实当中,“看热闹的”看得出来“门道”,“看门道的”反而连“热闹”都看不出来,于是,人们就只好屡屡“观赏”一出出“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闹剧。
不是吗?郑州的八栋已封顶“民心工程”楼,不就是因为成了“楼脆脆”而必须全部拆掉,成了“伤心工程”楼吗?纳税人的血汗钱,就是被这样一群蛀虫蚕食、浪费掉了。不过,问题还不在于有无蛀虫,而在于防蛀措施花了大成本却不管用,在于专业防蛀人员的形同虚设,甚至,防蛀成了“设租”,防蛀人员成了“收租员”。如是,“收租员”招标招来蛀虫,蛀虫“交租”承揽来工程,“收租员”与蛀虫内外配合,里掏外蛀,由这些人承建的工程,不成“危建”,那就如同让老鼠看粮仓能保证粮满仓囤一样荒唐。
所以,“桥塌塌”的新闻通气会,其“气”不通也罢。因为人们早就明白这股“气”究竟“堵”在了何处。人们早就清楚,有一种腐败叫招标,有一种调查叫扯淡,有一种真相叫模糊,有一种淡定叫麻木,有一种“通气”叫掩盖。(光明网评论员)
责任编辑:张学超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