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产政策遭围攻 全球稀土战难撼中国

2011年07月18日 9:36 516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自2010年以来,中国对稀土资源的整合可谓“步步为营”,国际上要求中国扩大出口之声不绝于耳,发达国家加紧寻找稀土替代资源。中国以环保为由限制稀土出口,为何得不到世贸组织的支持?中国在四面围攻下有何良策突围?在国外舆论的责难声中,中国稀土行业整顿面临怎样的困难?国外纷纷寻找替代资源,对中国的稀土市场有怎样的影响?日本在太平洋(601099)海底发现大量稀土资源,日本媒体希望以此打破中国稀土垄断地位。稀土资源的大发现能否“制衡”中国?全球稀土战硝烟弥漫,中国能否笑到最后仍是未知数。香港商报记者顾安安
  近日,备受关注的稀土出口配额问题再次成为全球舆论焦点。7月5日,世贸组织裁定中国限制铝土矿和锌等9种原材料出口违反贸易协议。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这次案件并未涉及稀土产品,但无疑有投石问路之意,下一步就会指向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欧美、日等国将继续在世贸框架下和中国打稀土“官司”,进而要求中国放宽日渐收紧的稀土出口配额。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赵玉敏向记者表示,中国减少稀土出口配额,世界大多数媒体仅关注该政策的战略性,却忽视了稀土开采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她指出,事实上,中国的稀土由于政府失责而长期贱卖到了白菜的价格,出售稀土的收入远不够修补因开采稀土带来的环境破坏。“中国以保护环境为由,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这一条理由应该是充分的。”
  但她同时表示,世贸的裁定具备法律效力,如果中国不遵守的话,世贸组织将会取消对中国做出的一些承诺,比如取消关税壁垒。“世贸的裁决显然是贸易规则之下的决定。”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梅新育承认,中国在这次争端中终裁失利或大部分失利的可能性较大,但中国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寻找其它办法。
  尽管如此,“中国也不能牺牲自己的环境和子孙后代去为别国造福。”梅新育说。在他看来,中国入世时承诺的某些不平等条件的副作用正在逐渐暴露,在解决贸易争端问题上,眼下最重要的经验就是“熬”。
  清华大学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深谙世贸运作及规则,对于此次裁定,他的态度十分明确:“中国应当上诉。”他指出,保护资源环境天经地义。此外,此次世贸裁定偏帮欧美对华施压,与其倡导的“防止歧视”、“公平贸易”原则相悖。事实上,世贸组织对此质疑至今仍无表态。
  凤凰卫视评论员纪硕鸣指出,此次世贸裁定基于两点理由,一是关税不符合中国的有关承诺,另一个是出口限制不符合世贸的有关规定,但其中有关中国承诺的具体内容却语焉不详。因此在他看来,中国不太可能屈服于放宽稀土出口要求。“中国一定会透过上诉机制表达自己的一些理据。”

  环保诉求不被采纳 内外有别政策待调整
  美欧可以意识形态为由对华实施高技术封锁,中国却不能以环保为由限制原材料出口,世贸此次裁定对中国“环保需要”等辩词不予采纳,对欧美的偏帮十分明显。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理由为何得不到世贸组织支持?在四面围攻下,中国还有何良策突围呢?
  彭博社援引世贸上诉受理委员会前主席的话说,中国想在世贸捍卫自己的稀土出口限制政策会很困难,因为中国在限制稀土出口的同时,却未对国内生产商使用稀土实施限制。
  专家表示,根据WTO的这一裁定理由,中国下一步应内外一视同仁,免去诸多口实。“除了按照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来整肃国内市场,调整现行稀土政策或许是中国参与国际市场博弈的一条蹊径。”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表示。
  长期以来,中国稀土行业的一大问题是行业资源、主体过于分散,极易被外界利用而各个击破,价格无法管控。稀土走私更是猖獗,1995年到2005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增长了10倍,价格却不到原来的七成。
  与之相应的是中国稀土的过度开采与储藏量的急速下降。公开数据表明,中国稀土占全球总储量的比例从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90%锐减至1996年的43%,2009年则进一步下降到31%。

  中国稀土须转型升级 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由于日本和美国的稀土进口量占中国稀土产品出口的2/3强,其政策调整势必影响未来的全球稀土市场格局,影响中国稀土资源的未来价值。专家表示,如果中国稀土产业不能进行技术升级,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被动。
  江西省稀土学会秘书长孟学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虽然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是稀土应用领域的研究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应用稀土实现附加值最高的国家,用于高新技术领域的稀土占其消费总量的90%以上,而中国稀土主要是应用在传统领域,应用在高新技术领域还不到50%,特别是在稀土新材料领域,我们几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也指出,“扩大高科技应用量,要跳开稀土看稀土,发展稀土功夫在稀土之外。”邓小平曾对中国稀土事业作了重要指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中国稀土优势发挥出来。”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建议,把稀土功能材料用于制造各种器件和整机,将是中国稀土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他认为,在稀土产业链上,中国基本处在价值链低端,在应用部分基本处于全面落后的状态。因此中国稀土必须转型升级,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此外还可同与欧美日等国开展稀土应用领域的技术合作。

  管理混乱采一毁十 行业治理亟待提速
  造成锐减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多年来对稀土资源的乱开滥采。林东鲁告诉记者,稀土产业一直进行粗放化生产。过去一些年份,小矿主的私采滥挖现象比比皆是,往往采一毁十,浪费了大量资源。加上部分地方监管权力机构的执法缺位以及腐败现象的滋生,更让稀土大量通过非法途径流失。
  由于管理体系混乱,2002年,中国曾筹划组建北方和南方两大稀土集团,以包头和江西为中心整合稀土资源,但始终无法协调统一,被动局面并未改变。在此背景下,中国对稀土市场的整合任务才显得更为紧迫。受访专家向本报指出,目前管理层正在研究制定应对措施,“中国不会屈服美欧西方的压力。”林东鲁指出,中国对稀土生产和出口调控最根本还是要抓总量控制,一方面扼住稀土出口,一方面收紧稀土开采,在一定程度上可治理稀土市场的乱象。
  其中,扼制出口的重要工具之一即是“配额”。商务部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商务部发布的稀土出口总配额比2009年减少了近40%,这在中国稀土出口史上前所未有。而2011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额较2010年则降低约11.4%。
  此外,就在WTO此次裁决后一天,全国稀土出口工作会议召开,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钟山指出,商务部将铁腕整治中国稀土市场,除组建几家大型稀土集团外,对稀土企业的市场准入、生产消费、出口等环节亦将实行更严厉的监管。专家表示,并不排除从立法及提高稀土资源税方面下手,规范稀土市场。

  各国急寻对策 新矿发现多为虚言
  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由于稀土价格回升,中国稀土产业持续不断的深度整合,让国外稀土需求方失去安全感。除了一方面向中国政府施压外,美日欧等也在通过其它途径寻求稀土供应的多样化。
  近年来,日本一直是中国稀土产品的第一大进口国,进口量占中国稀土出口的1/3强。中国减少稀土供应后,日本不得不调整市场战略,重建稀土供应和消费布局。日本国会已于2010年10月通过了追加预算案,部分用于与第三国合作开发稀土资源,并同美国、蒙古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合作开发稀土矿产资源协议。
  为摆脱稀土进口严重依赖中国的现状,日本正加紧研发稀土资源的回收和替代技术。日本2010年公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对稀土类资源替代技术开发进行了立项。日立公司已研发出从电子产品中回收稀土的技术,并计划在2013年启用循环利用设施。
  最新的消息是,日本研究人员对太平洋多个地点的海底稀土含量调查显示,太平洋海底稀泥蕴藏丰富稀土资源。《日经新闻》的消息称,这片矿床约含1000亿吨稀土,可采量超过陆地的1000倍。
  然而,学界对深海资源开发的可操作性却表示怀疑。有分析人士甚至用“饥不择食”来形容。业内人士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则消息更像是一场有关稀土争夺的舆论战,甚至含有政治动机,意在施压中国再度增加稀土出口。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何茂春认为,目前舆论对此消息的关注有点炒作意味,不排除是一些稀土大买家想借此向稀土出口国施加降价压力。中国稀土企业不会被这种消息所左右,还会继续坚持保护环境的同时合理开发的战略,不会降低价格来迎合这种炒作。
  事实上,西方国家已不止一次爆出稀土大发现的新闻。美国《科学新闻》网站去年11月19日曾报道,“美国14个州发现大量稀土矿藏”,但这则新闻之后,就出现了美国对中国稀土出口政策不断叫嚣的新闻。
  与此同时,美国也正在调整稀土开发政策,启动国内稀土生产。为了满足稀土生产需要,美国众议院已于2010年9月29日通过法案,即《2010年稀土与关键材料振兴法案》,授权在美国境内开发稀土材料,确保对美国产业需求的长期供应。
  上个月,有韩国媒体报道,在该国境内发现了可供使用50年的大规模稀土矿。据韩国地质资源研究院推测,这些矿脉的稀土含量约占0.1%至4.7%,共埋藏14.7万吨稀土,以韩国国内年需求量3千吨左右来看,埋藏量可供其使用50年。
  其它一些资源国家也加大了稀土开发力度。如俄罗斯核能稀有矿产金属公司和哈萨克斯坦核能工业公司计划联合投资5亿美元成立合资企业开采稀土,双方可能在哈或俄境内开采稀土。马来西亚拟建立最大的稀土冶炼厂,将于2012年投产。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