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会理PS事件舆情研究

2011年07月11日 9:34 280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其他舆情   作者:

  6月26日,天涯社区一则名为《太假了,我县的宣传图片》的灌水帖文被网友通过微博转载,四川会理县PS事件走入公众视野。此事件本为该县宣传人员业务不精、疏于网站管理造成的过失性事件,但是在“微时代”的传播影响下,引起了网民的极大兴趣。事发次日,会理县即进行了官方回应并开设了微博客与网民进行对话,舆情迅速得到了平息。此次事件中,政府部门实事求是、及时快速的舆情应对态度与微博客的综合应用是舆情得以迅速平息的重要原因。会理县政府通过微博的“借力发力”,更顺势推广了会理旅游。这次危机的解除是近期政府舆情应对、成功构建官民对话的实践范本。
  一、事件概述
  6月26日,有网友在新浪、腾讯等微博转载会理县人民政府公共信息网上一条题为《会理县高标准建设通乡路》的新闻,配图为人为PS将领导放到了公路上面,当日该图片在网站上被删除。
  6月27日上午,《潇湘晨报》等媒体对该县进行采访,工作人员进行了回应:网友的质疑是对的,新闻照片不应拼接,6月26日夜间发现问题后,经过初步调查,已对涉事工作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并要求不允许再犯类似错误。
  6月27日18时30分许,会理县政府开通了新浪微博,并通过微博向社会道歉,而照片发布者亦作出声明,向社会各界表示歉意,并保证“在今后工作中绝不再发生类似情况”。
  随着事件的传播,互动媒体均通过互动平台进行了“PS大赛”,以三位县长为模板的图片一时间成为了网友竞相传播的对象。当事人孙正东开设微博回应“PS大赛”称“感谢全国热心网友,让会理县领导有机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免费‘周游世界’,‘旅行’归来后,领导已回到正常的工作轨道,也希望网友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会理这座古城上来”。此次幽默的调侃再次取得了网友的好感。
  二、媒体关注度走势

1

                         四川会理PS事件新闻与互动话题关注度(单位:篇)
  四川会理PS事件在舆情传播过程中,新媒体推动了舆情焦点的产生。在曲线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该事件在互动话题方面呈现“先知先觉”“持续高温”的舆情态势,相反,在传媒报道中则有比较明显的关注度起伏。
  在互动媒体传播中我们看到,6月26日首发天涯的帖文中,网友跟帖量当日就达到了近500条,并直接推动了该事件在微博客等互动媒体的传播。6月27日,此图片在微博中成为热图,会理县政府也就此进行了回应,当日下午即开微博连发三条帖文进行致歉。28日此事件依旧在微博客与社区中得到传播,其中多数网民以“PS大赛”的形式进行参与,一度高居新浪、腾讯微博热点话题的榜首。
  这次事件的传播中,社区是始发源,微博助推了事件的发展。而四川省会理县也充分利用此传播规律,利用传媒、善用微博,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民众的谅解和网民的认同。
  三、政府舆情应对过程
  这个事件中,四川省会理县的舆情应对合理、有力,速度快、效率高,应对的方式方法可圈可点。

2

   这个事件中,依据传播媒体的不同,政府应对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构成完美配合。
  始发期发现及时,认错态度诚恳。6月26日,天涯出现帖文,当日晚间此新闻即被删除,当地政府反应较为迅速。在次日的新闻采访中,当地政府部门直言不讳“网友的质疑是对的,我们的工作存在问题”。该态度迅速得到网友的支持,得到了初步的认同。
  高潮期手段得当,微博得到认可。6月27日下午,该图片在微博客上大量转发之后,会理县人民政府开设微博对此事进行回应。当日18时,官方微博更新了三条信息,在当地政府部门、当事人进行道歉之后附上了领导考察现场的原图,辅证道歉的诚意。此微博上一系列的动作得到了网友的支持,相关帖文转帖量近两万次。
  回落期应对得当,宣传借力发力。6月28日,在事件基本平息之后,网络出现了“PS大赛”,针对此情况该当事人孙正东开设微博。在承认错误之后,孙正东也通过网友呼吁在关注PS事件之后,也要关注会理的旅游,其幽默的话语和开放的态度再次得到网友的支持。
  四、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

3

  四川会理PS事件网友观点倾向性(取样:267条)
  地方的官僚气息很重(28%)
  搜狐网友:这件事不能全怪工作人员,“悬浮”事件体现的只是部分地方官僚主义较为严重的现状。只有爱“悬浮”的领导,才有“悬浮照”的出现。
  人民网网友:出现这样的工作“失误”一定不是突然造成的,更多的还是积累已久的官场氛围。
  希望县长能正面应对(22%)
  新华网网友:只看到工作人员和县政府办公室的辟谣,为什么就看不到县长出面呢?希望县领导也能重视。
  央视网网友:如果说一定要追责的话,那么县长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这在基层是普遍现象(19%)
  大众网网友:我是一个基层公务员,我深知这里面的严重性。领导注重形象宣传,但是又经常到不了现场,只能PS图片凑。
  人民网网友:可能大家都不知道,从基层来说,工作挺难干的。从工作人员的道歉信可以看到他也是晚上9点才回去,还要写稿子,也不容易。基层的痛苦,希望大家都理解吧。
  要原谅工作人员的错(16%)
  中广网网友:看到当事人孙正东自由地开博,我们的心也松了一下,说明当地的政策还是挺开明的。工作人员的无心之过,不应该否定全部。
  应该宽容对待这件事(15%)
  人民网网友:虽然这件事在网上一下成为了笑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短短几天之内大家都记住了“会理”的名字,应该一分为二地看此事。
  天涯社区网友:现在网友对会理的评价很高,实事求是地说确实做得不错。我现在都开始怀疑是不是天涯和会理共同炒作的话题了。
  五、媒体评论摘要
  在我们身边,一些干部下去调查研究,习惯于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指手画脚装装样子,留声留影充充门面,很少能够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弯下腰去倾听群众呼声。移花接木的“悬浮照”,其实是这种飘浮作风的真实写照。值得肯定的是,会理县方面对此事迅速回应并诚恳致歉。“悬浮照”也是一面镜子,所有在工作和问题面前“飘过”的干部都应揽镜自照,引以为鉴。
  澄清什么呢?是不是想说,这是“工作人员”的失误,不要怪到我们县政府的头上来?这则莫名其妙的声明,或许也是工作人员起草的,但县领导不好意思说事先不知道吧?就像网友围观那张照片,并不是要批评其PS技术不过关;给这则声明挑刺,也不是想给他们上语法课。我们只是觉得,这种官气十足的“图风”“文风”,反映出来的,恰恰是作风。
  “悬浮”的领导以及其他领导都默认甚至促成了PS到一起“大团圆”的结果,而根本不会提半个“不”字,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所有的“悬浮帝”都是领导一手促成的。领导有“悬浮瘾”,才有“悬浮帝”,问题就这么简单!而连一张照片都可以瞒天过海、鱼目混珠,那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又到哪里去找?
  即便政府工作人员只是单纯地想“美化”领导形象,也无可厚非,因为领导形象往小处说是个人形象,往大处说代表的是政府形象,以往人们在看到某某官员不雅照片时不也厉声指责损害政府形象吗?“悬浮照”之所以被扩大化,说到底是公众心声的反映,那就是一些政府部门及官员为民办实事的力度还远不够,以至于公众普遍产生“仇官”心理,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悬浮照”积极的一面,因为照片虽然“悬浮”了,但工作却实实在在地在进行。此外,四川会理县政府能够及时进行致歉,并公布官员视察的原照片,这也是坦诚的表现,做法显然值得肯定。
  六、舆情点评
  四川会理PS事件作为近期热点事件,从一开始的声讨,到“PS风潮”再到现今的网民称赞,仅仅经过了不足四天的时间。这次事件从表面上看是会理县政府管理部门发挥积极主动性,及时发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全力善后问题的综合努力结果。实际上从深层次分析,可以看出这次事件得以圆满解决的核心原因在于政府管理部门能“从善如流”,尊重互联网民意,在社会管理中打通了舆论场,构建了官民对话平台,这才避免了又一起“虎照风波”。
  从舆情应对角度可以看出,该事件自天涯社区发布的曝光PS图片帖至会理县的实名认证微博开始在新浪连续发出三条道歉及说明微博,从曝光到道歉,时隔仅20小时25分钟。这体现了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的“黄金四小时”原则,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而其后期由当事人开设微博推广会理旅游的做法,更是在网民中获得一片赞誉。
  在这次事件中,微博客既是事件严重扩大的“扩音器”,也是事件消除影响的“消音器”。在“微时代”政府危机应对应该关注两个问题:
  1.危机不是末日,借力发力可以转成机遇
  政府遇到公信力危机并不是末日,冷静应对,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和作出合理解释,开诚布公地承认错误会得到网民的理解。只有承认错误、直面问题才可能完全化解危机,甚至变危机为机遇,重新赢得公众和社会的理解和信任。
  2.网民不是暴民,“以牙还牙”只会激化矛盾
  互联网十年来的发展已经塑造了大批拥有较高媒体素养的网民,无论认知程度还是认识水平,中国的网民已经步入网络问政时期。但同时,他们有着足够的智商和胸怀,网络不是恐怖地带,善用网络,努力构建官民对话的平台,则完全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回顾四川省会理县几日来从舆情漩涡中的华丽转身,再看看依旧陷入舆论泥潭中的红十字会,是不是后者应该再想一想“有解释、无证据”的“官老爷式”舆情应对能坚持多久?

责任编辑:张学超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