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对本届政府任期内实现“老有所养”充满期待

2011年06月23日 8:34 154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舆情聚焦   作者:

  6月20日,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交流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指出,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并加快新农保试点进度,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相关新闻点击量185万,网民跟帖留言1.5万条。

  网民认为,“两个全覆盖”向世人庄严宣告了党和政府的承诺与责任,网民盛赞“两个全覆盖”是功在当代,惠及千秋的伟大工程,提高保障范围和力度,将进一步打破消费瓶颈,加快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有学者认为,全民养老需要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及制度的细节设计,仍需谨慎考量。

  “两个全覆盖”向世人庄严宣告了党和政府的承诺与责任。人民网网民“公震”说,温家宝总理说的“两个全覆盖”,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惠民政策,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制度建设,而是向世人证实了承诺与责任。近年来,党和政府大力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推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举措,无疑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并加快新农保试点进度奠定了坚实基础,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温暖和依靠,增添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充分体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和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只要坚持按照温总理提出的四点要求去做,那么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里就能初步实现。

  网民认为养老全覆盖有利于社会稳定。财新网山东省网民说,老有所养,才能让待业者无后顾之忧,那样犯罪率也会降低,有助于社会稳定。凤凰网云南省昆明市网民“guanzhuyaowen”说,解决好城镇和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保证,一定会得到全中国亿万人民支持拥护,是功在当代,惠及千秋的伟大工程。新浪网民“赌东道”说,当下老百姓关心的一个是房子,一个是养老,人民才是社会主体,只要发展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人民就会跟着党走,拥护人民的政府,改革任重而道远,历史是公正的,人民是善良的,希望党和政府继续带领我们奔向幸福的新生活。

  “两个全覆盖”打破身份限制,是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新华网网民“有一座纪念碑”说,从目前来看,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较低,国家正在逐步进行完善,基本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解决民生问题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努力。城乡居民养老制度的建立,都是通过福利性措施,不但可以有效提振内需,更可以大大提高危机时期人群的安全感和心理稳定度,这是一个社会度过危机的基础性条件。通过建立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撤除一切不合理的身份限制、建立个体间完全平等的社保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这是以往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从正反两个方面都证明过的。但这个工作,市场自己是做不了的。在此意义上,国家促进社会平等的政策就是市场经济能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当一个国家能够把“平等”作为自己发展目标的时候,这个国家的人民必然会以发展和稳定来回报。

  “两个全覆盖”将进一步打破消费瓶颈,加快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新浪网民“愚人”说,中国经济今后必然会以高通胀的模式运行,在高通胀的运行模式上,养老保险的回报能否追得上通胀,养老保险的资金能否得到保存增值,面对将来人口红利消失的趋势,能否保持养老保险的继续运行都是问题。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尽管存在碎片化的问题,但随着新农保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展开,中国养老保险已经在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当完整有效的,涉及住房、医疗、教育等的保障体系被有效建立,消费的瓶颈才能真正有效打开,内需拉动才可能真正出现,一个以内需支撑的国际化大市场才可能形成。而在消费瓶颈突破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充其量只能是一个进行式。

  有学者认为,为无业者一律提供养老补贴,有“养懒人”之嫌;养老保险之间要做好各项衔接工作。财新网6月20日《“全民养老”隐忧》的文章称,有学者认为城镇无业居民并不一定都是无劳动能力或就业能力低的弱势群体,他们当中也有自愿选择不就业者。为无业者一律提供养老补贴,对纳税人不公,有“养懒人”之嫌。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认为,在当前储蓄事实上是负利率的情况下,若无好的保值增值途径,个人账户的大量资金将成为社保制度的负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起始年龄是16岁,距退休还有相当长时间。一个城镇居民不可能在如此之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就业,那么必然面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险之间的衔接问题。此外诸如农业保险和城镇保险等的衔接工作也需要进行统筹考量。★

责任编辑:张学超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