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政治视角下的社会心理嬗变

2011年06月21日 14:27 237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舆情综述   作者:

  随着网络参政的日益普遍,网络政治已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政治形态,在拓宽民主参政渠道、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对社会心理的生成及演变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会心理动因助推网络政治发展。网络政治从萌芽之初到成为改变人们政治生活的重要现象,政府推动、产业发展、公众参与是其主要的驱动力量,而社会心理动因无疑起着重要的孵化作用。在社会心理选择期,文化和价值的多样多元提供给人们巨大的选择空间。人们通过互联网,接触异质文化、品鉴不同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碰撞中丰富和升华自身的思想价值体系,从而使网络表达个体思想观点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社会心理失衡期,人们借助互联网表达诉求、宣泄不满、寻求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已成为社会不满情绪的释放出口,显示了不容忽视的政治动员力。在社会心理调试期,社会心态日臻稳定,社会成员能够合理调整预期,人们通过扩大话语权实现权益、提升地位的愿望强烈,“网意”成为研判民意的重要参考,“虚拟”成为把握现实的有效渠道。随着执政为民理念的深化,执政者虚心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搭设网上交流平台,高层官员频频与网民互动交流,极大激发了人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网络政治的健康发展。

  网络政治参与催生社会心理嬗变。网络政治参与在优化政治生态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社会心理的传承机制和生成机理,并为研究和把握社会心理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一是导致社会心理选择多元化。互联网开辟了一个思想深度碰撞、观念深度交融的新时代,网民在各抒己见中彰显价值取向,通过热议社会关注度和敏感度高的问题影响社会心理倾向。随着当政者注重以理性、包容的态度对待网上不同的声音,依托网络对不同声音的传导和扩散,使人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选择空间进一步拓展。二是导致社会心理内涵浮浅化。互联网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隐匿性传播特征,在为受众提供的海量信息中难免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由于文化底蕴、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社会责任感的个体性差异,加上掌握信息的不对称性,有的网民走进了“闻其然即所以然”的逻辑怪圈,在行为上表现为信仰缺失、哗众取宠、不负责任,对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产生负面影响。三是导致社会心理冲突激烈化。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也是一把“双刃剑”,当实现有效参与、或得到某种程度的回应,参与主体的价值就会得到体现,社会心理趋于稳定,增进了社会和谐因素;当参与无效或石沉大海,参与主体则会产生抱怨不满心理,社会心理的破坏性明显,暴力化崇拜滋生,以致采取极端方式表达诉求,并极易被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四是导致社会心理干预复杂化。由于网络政治参与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关联性、隐蔽性和涉众性,特别是一些案(事)件成为插手煽动的热点话题,经过舆论炒作的推波助澜,一旦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就会对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产生心理误导作用,社会心理的负面因素难以得到有效预防和消除,导致社会心理干预复杂化。

  构建网络政治与社会心理良性互动格局。一要强化重视推动。要在“十二五”社会建设重点项目中谋划一批政府主导的网络政治研究及应对,网络政治参与平台、网络政治人才建设项目,有计划、有重点分步实施、落实到位。要把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纳入虚拟社会建设管理体系,强化调查研究和风险评估,健全完善网络政治参与机制制度,加快推进网络政治法制化进程。二要强化研判预警。加强对网络舆情、社情民意和社会心理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分析研判,深入摸排梳理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方面因素,健全完善联合会商、主动应对机制,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三要强化监管整治。政法维稳综治部门要发挥好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着力整合力量,加大监管整治力度。在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方面,突出抓好网络虚拟社会综合管理体系、网络舆情监测引导体系、网上网下综合防控体系、舆情危机应对体系建设,提高虚拟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在精神卫生建设方面,突出抓好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心理问题预测、预警、疏导、救助机制,推进各项机制的有效衔接。四要强化积极疏导。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扩大正面宣传,弘扬主旋律。要注重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实行心理疏导的方法,耐心做好咨询服务、解疑释惑和教育感化工作。要从着眼长效出发,加强心理干预的组织机构、疏导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政策支持到位、投入保障到位,疏导队伍教育培训、资格认证、岗位规范等制度健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推进格局。

责任编辑:张学超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