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车回收难 行业“流失严重”
2011年06月17日 14:27 10978次浏览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分类: 铅锌资讯
行业监管为何沦为“真空地带”
“人车两空”的尴尬一幕正在各地屡屡上演。面对报废汽车行业内部愈演愈烈的“假转籍”、“假过户”等不法现象,尽管公安、商务部门及行业协会经常组织联合行动进行打击,但因为种种原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日前,记者来到吉林省长春市交警支队车管所采访,工作人员闻向斌展示了一份他们不久前起草的建议:他们计划把到期不报废或者连续两年不年检的车主列入“黑名单”,以便于监管和约束。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现在不主动报废的车主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难。截至去年底,长春市累计有超过12万辆机动车没有主动报废,超过13万辆机动车没有进行年检,其中小型轿车4.4万多辆。”闻向斌说。
说起报废汽车的管理,闻向斌直摇头。他告诉记者,车管所的主要职能是负责车辆的登记、注销、转籍、过户等工作,对于那些该报废没报废的车辆,工作人员只能在电脑上标明“强制注销”,但没有进一步的管理措施,“谁都知道报废车流失严重,是个大问题,但我们只能眼瞅着干着急,‘黑名单’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上海市是各地公认的治理报废汽车流失成效最好的地区之一。在谈起报废汽车管理时,上海市交警总队的相关工作人员也是一脸无奈。
他们告诉记者,在监管报废汽车时,交警部门的权力也有限,“很难施展拳脚”。比如说,只有当报废汽车上路行驶时被执法人员“抓现行”后,才能现场进行处罚,“否则即便知道谁家院子里停着报废车,也管不了”。更棘手的是,超期服役的报废汽车大都集中在城乡结合部或农村,而这些地区恰恰是执法监管能力偏弱的地区。
交警、商务、工商以及行业协会等部门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在行业潜规则的不断侵蚀下,监管部门面对的“真空地带”也越来越大,直接导致报废汽车回收行业陷入恶性循环中。
记者了解到,主要是三大因素导致报废汽车回收监管面临“真空地带”:首先,监管漏洞导致回收量不足。目前,我国主要由商务部门对报废车回收拆解行业进行行业监督管理,公安部门主要对报废车进行注销登记,开具“报废证明”,以及在车辆拆解时进行监销,但两部门实际上都无法监管应报废车辆流失问题。
其次,管理上不统一,造成各地报废车回收行业形式五花八门。各地都有各自不同的做法,如上海采用1家回收中心+4家针对不同车型的拆解企业+1家破损中心组合的形式;天津将原先多家拆解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一家大企业国联;有的城市则有数家甚至数十家拆解企业,有的一个县也设立一家拆解企业,标准规划各不一样。
最后是“黄牛党”、非法拆解企业浑水摸鱼、流窜经营,扰乱了市场秩序,增加监管难度。据了解,目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80%以上是由回收企业业务人员上门服务,正规拆解企业和非正规拆解渠道都是如此。正规拆解企业一般立足回收本区域的报废车辆。而“黄牛党”、非法企业没有限制,通过派出业务员大范围流窜经营,而且非法渠道的回收价格要比正规渠道高几倍,车主受利益驱使,很容易让报废车流入“黑市”,极大地增加了行业监管难度。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西环城路上的四季青市场,是一个大型的废旧品收购市场,不少收购废铁的摊主暗地里收购废旧二手车,甚至有胆大者明目张胆地挂牌收购。
一位业主说,工商等管理部门也经常来检查,“但他们一走,就重新开张,即便是被抓住罚款,交的钱也有限,远不如卖‘五大总成’等报废车零部件挣得多”。
更令管理部门为难的是,各地的二手车私拆滥解作坊中有不少与当地的黑社会组织有关联,这也加大了执法人员的监管难度。
于是,在报废汽车流失的整个链条中,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在上游,因为车管部门只能被动地进行“强制注销”,无法从源头上管住报废汽车流向黑市;在中游和下游,因为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除了不定期组织联合检查外,无法形成打击黑车市场的长效机制,导致大量拼装二手车或翻新后的零部件重新流向市场。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