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 “环保准入”加速优胜劣汰
2011年06月17日 8:54 8880次浏览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类: 铅锌资讯
或催生新产业
王海生表示,环保门槛的提高对多晶硅企业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
他对记者表示,目前有实力的企业年产多晶硅规模均已达6000吨以上,这就意味着同时有近10万吨的四氯化硅副产物产生。从目前企业处理副产物的经验来看,四氯化硅可以变废为宝。“一次循环可转化20%的四氯化硅,多次循环下,虽需要投入一些处理成本,但一吨四氯化硅经一次循环就能产出两吨以上三氯氢硅原材料,综合来看,处理四氯化硅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原料的过程,这本身是在节省成本。”他说。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崔容强则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将四氯化硅作为原料生产白炭黑、光纤石英棒等化纤产品,在未来随着处理技术的进步,将催生出一个新兴的产业市场。据他介绍,目前国内已有一些企业开始规模化处理四氯化硅,其中尤以广东的吉必盛公司为代表。目前,该公司年处理四氯化硅的规模已达万吨以上,洛阳中硅以及天威保变旗下新光硅业均是其长期客户。
王海生指出,环保标杆作为多晶硅行业准入的一大门槛,也给企业提供了一个以环保达标为动力进而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成本的机遇。借此机遇,未来的多晶硅行业或及时摆脱“价格战”泥淖,进而推动行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