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探索有色金属交易新模式 有望拿下锗铟定价权
2011年05月31日 10:55 5498次浏览 来源: 云南日报 分类: 稀土
成立仅仅一个月的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正在悄然改变云南有色金属交易的市场格局,并开始影响一些有色金属的国际价格。之前4600元/公斤的铟,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开始交易后不久就上涨到了近6000元/公斤,“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要获得某几类有色金属的国际定价权,今年计划拿下锗和铟两种有色金属的国际定价权。”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总裁郭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有色大省定价权之痛
对于有色金属大省云南来说,获取诸如锡、锗、铟这样具有绝对产量优势的有色金属市场定价权是一大梦想。省发改委公布的资料显示,云南十大有色金属的产量居国内第二,目前已形成铜65万吨、电解铝70万吨、铅70万吨、锌100万吨、锡10万吨的生产能力,十大有色金属的产量明年将达到500万吨,2015年达到620万吨。云南在锗、铟、金、银、铂、钯、镓等稀贵金属的生产和回收利用上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据了解,云南的锡产量基本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强,全球探明储量仅有8600金属吨的锗中国就占据了3500吨,而云南锗的保有储量超多了1100金属吨。全球8成铟的储量集中在中国,而云南占据了全国铟储量的三分之一强。虽然这些金属储量和产量在全球都占据了主要地位,但因为失去定价权,云南有色金属产品深受国际买家的“盘剥”,“铟的合理价值可以达到3万元/公斤,但现在的价格还不到6000元/公斤,最低的时候甚至只有2000元/公斤。”郭枫说,云南具有优势的有色金属之所以出现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巨大反差,一个首要的原因是在现行交易机制下,买方市场参与度严重不够,导致了铟的实际价值没有被充分发现。
创新交易模式发现有色价值
而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充分发现有色金属的实际价值。据了解,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创新性应用了现货电子交易,将有色金属上市品种的即期交易与即期交割(或延迟交割)相结合。这种交易模式不仅可以帮助有色金属生产商、使用商、贸易商更快速合理的实现价值,而且其强大的市场信息传导和经济联动功能,还会对关联企业产生深远影响,“我们采用的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具有极强的定价功能,企业能更好地把握商品价格走势,优化资源配置。能为众多的生产商、批发商和交易商会员在现货电子交易系统中撮合竞价,产生的各品种交易价格真实可信,对生产、贸易、消费和投资活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郭枫说。
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在有色金属交易定价体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吸收了国外交易所做市商和撮合交易混合机制的先进经验,独创批发商协助成交或有义务制度,剔除了传统交易所由庄家保证流动性而带来人为操纵价格的负效应,使交易价格更加合理,产生的现货价格对生产、贸易和消费等活动有更加实际的指导意义,库容、持仓等数据信息透明化,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环境。
助力云南资本市场发展
在体现有色金属现货贸易与流通功能的同时,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和银行联手,开创了交割模式和银行仓单质押的方式,扩宽了参与交易所现货电子交易生产商、批发商和交易商的融资渠道,打通了有色金属商品的生产、销售、采购这一供应链链条,将生产商、批发商、交易商连成一个整体,并为链条上的若干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其采用的现货电子交易供应链融资功能,实现整个供应链不断增值和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而采用保证金制度和“T+0”当日交易实现了资金的高效利用,这种吸纳了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创新交易方式是实用的买卖双向交易:一是先买货后卖货,即先买入订立合同,后卖出转让合同;二是先卖货后补货,即先卖出订立合同,后买入转让合同。同时,买卖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灵活选择交割时间。“全天候覆盖全球主要生产要素市场的现货电子交易,可以为投资者有效规避境外商品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风险提供了条件,满足跨时区参与者参与交易的需求。”郭枫说。
力争国际定价权
目前还处于试营业的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首批上市品种是白银和稀有金属铟,接下来将会以云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为基础,将上市品种定位在有色金属的专业领域,在交易所发展的过程中,将选择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小金属等商品逐步上市,“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的运营,有利于昆明形成有色金属在中国的定价中心,以及某几类有色金属的世界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云南财经大学证券投资系教授刘锡标说。在云南富集的有色金属资源和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区位两大优势的双重推动下,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今年的交易额有望达到3000~5000亿元,所计划在3年内赶上上海金属交易所,并形成有色金属交易的中国模式,五年内成为一个国际级的交易所,“背靠着国内有庞大的有色金属生态和消费体系,未来我们希望能掌握某几类有色金属的国际定价权。”郭枫说。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